谭汝为:六一,温馨的回忆
(2011-06-04 22:47:09)
标签:
谭汝为六一天津儿童影院温馨回忆情感 |
分类: 诗文与杂感 |
六一,温馨的回忆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六一儿童节,真是孩子们欢快的节日。少先队队员们在校门口集合,孩子们的服饰——白衬衣红领巾蓝短裤白球鞋。整队出发来到儿童影院,按班级入坐,等待着电影放映。铃声一响,灯光关闭,幕布映出一个巨大的“静”字,全场顿时肃静。乐声奏起,开始放映。
儿童影院的原址,是黎元洪(曾任民国总统)的私人戏院。后改建为公共电影院——亚洲影院。1955年,亚洲影院改建成儿童影院。同年6月1日,儿童影院落成开幕。由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题写院名。影院分为两层,有上千座位。每天上午放映一场,下午放映三场。周末周日和节假日加晚场。我当年在儿童影院看过的电影,记得有《祖国的花朵》《秋翁遇仙记》《牧鹅少年马季》等。
儿童影院院外的便道,是男孩子比赛弹球的场地。我当年一位亲密的伙伴是这一带的弹球高手,一个多小时的“比赛”,就能赢得几十个色彩艳丽的玻璃球。影院对过是一所大院落,据说是时任天津市副市长的娄凝先的宅院。顽皮的孩子们常呼朋引类,翻过2米高的院墙,跳进这座神秘而荒芜的花园,在围墙内侧的草丛里捉蟋蟀,采野花,粘蜻蜓,戏耍个把小时,再翻墙离去。在院内玩耍时,从无见到主人身影,也没遇到守卫的呵斥或追逐。小伙伴们在这里玩儿,比在复兴公园或土山花园更有意思——翻墙而过的刺激和时刻堤防的警觉,却增添了乐趣……。大院楼的旧址,就是如今的友谊宾馆。
1976年地震,使儿童影院受到严重震损。数年后虽然重建一座三层楼房。但物是人非,当年热闹的场面已不复存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常骑自行车到烟台道古籍书店买书,每从儿童影院路过,旧地重游都引起童年时光的回忆。今天的影院旧址已成为隶属群众艺术馆的群星剧场和一家服装摊群市场。但附近居民,至今仍习惯地称之为“儿童影院”。
回忆在那个生活清苦,文化单调,设施稀缺的年代里,儿童影院承载了天津小朋友们多少欢乐啊!在这里,五分钱看场电影,三分钱吃棵冰棍,都能引起孩子们无限的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