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汝为:三首咏秋诗词鉴赏
(2010-11-10 20:20:57)
标签:
谭汝为咏秋诗词鉴赏刘禹锡辛弃疾教育 |
分类: 教育论坛 |
三首咏秋诗词鉴赏
——授课笔记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首先介绍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曾任监察御史,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重要一员。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后历任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衔。工诗能文,其民歌体《竹枝词》对后世诗歌创作颇有影响。七言律绝,精警含蓄,多为传诵名篇。诗作情感昂扬,内涵深沉,境界开阔,风格清朗,故有“诗豪”之称。有《刘宾客文集》《刘梦得文集》。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这首词典故较多,先作简要解释。“灵山”,在江西上饶,绵延百余里。作者打算在此地开凿一方湖池,命名为偃湖。作者在灵山齐菴创作这首词时,偃湖工程尚未竣工。“叠嶂西驰”三句。写重叠的山峰犹如万马回旋,向西奔驰,忽然掉头向东。“缺月初弓”,弯月如刚拉开的弓。“老合投闲”,老年人就应让自身休闲。“检校长身十万松”:检阅高峻茂密的松林。“龙蛇”指状如龙蛇盘曲的松枝松影。白居易《草堂记》有“夹涧有古松,如龙蛇走”句;苏轼《戏作种松诗》:“我昔少年日,种松满东冈。……不见十余年,想作龙蛇长。”“爽气朝来”,用典。《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似谢家子弟”,东晋士族谢家子弟,服饰端庄,风度翩翩。《晋书·谢玄传》:“安尝戒约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玄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相如庭户”,司马相如外出,随从车骑华贵雍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太史公”,即司马迁,字子长,任太史令,所作《史记》自称《太史公书》。《新唐书·柳宗元传》:“韩愈评其文曰:‘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