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汝为:中秋佳节说月饼
(2010-09-24 15:12:20)
标签:
中秋佳节月饼杂谈 |
分类: 天津地域文化 |
中秋佳节说月饼
中秋节,又称八月节、团圆节、拜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节的起源说法有很多,第一种说法可追溯到古时候神话故事嫦娥奔月,人们会在中秋节这一天等待月婆婆的到来;第二种说法是古人对月亮的崇拜,春天朝日,秋天祭月;第三种说法是中秋节是庆贺秋收的日子,是个农业节日。
月饼,历史悠久,又称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由祭月贡品发展而来的。明代《西湖游览志汇》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义。”可见,在明朝时,月饼已成为中秋应节食品。中秋节吃月饼,就寓意着团圆,成为馈赠亲友的最佳礼品。如今,月饼做法精致,用料考究,品种繁多,形成京、津、苏、广、潮五种风味系列。
天津有悠久的民俗文化和饮食文化。天津的月饼品种多,不仅有津味系列,还有改良后的广东风味月饼。几十年前,在天津月饼主要有三类,分别是用模子做出的“提浆”、表皮酥脆的“白皮儿”和粘满芝麻的“麻饼”,月饼馅有百果、五仁、豆沙和枣泥,最有名的月饼厂家有“祥德斋”和“桂顺斋”。在制作工艺上,全国只有天津采用的是木雕工艺月饼模子,“文兰斋”刻制的模子以质量好、图案精美著称。那时候的月饼,即便放到除夕夜,月饼表皮都不会变干变硬,被老百姓称为“团圆饼”。老天津人家里都有一个做月饼的模子,图案上也有讲究,有“福禄寿喜”、“月圆中秋”等字样,有的印有梅、兰、竹、菊或朱雀、白虎、青龙、玄武等图案。天津人以往每家每户都有月饼模子,家庭主妇自制月饼称为“家常烙”,做法与做蒸饼相似,但用饼铛烙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