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谭汝为:关于“苟、操、丑”等怪姓的“改姓”问题

(2010-03-28 16:08:35)
标签:

怪姓

改姓

分类: 人名文化

关于“苟”姓“改姓”问题  

谭汝为 

 

2010321日,应山东齐鲁电视台编导李吉庆先生之邀,以嘉宾身份出席 “开讲天下”专栏热点谈话直播节目——关于“苟、操、丑”等怪姓要不要改?电视台把三个怪姓的四位当事人先后请上现场,他们是:河南省登封县男青年苟武冲及祖母,杭州男青年操海煌,济南女青年丑传莹。三姓当事人分别陈述怪姓给自己造成的麻烦、尴尬或痛苦,但对于改姓,态度相迥:苟姓表示坚决改姓,操姓、丑姓却主张维持原姓。反对改姓的嘉宾是山东大学冯炜教授和济南相声演员王东风。支持改名的嘉宾是我和济南一位市民。双方唇枪舌剑,争论激烈。节目显示观众来电意见最后统计:同意改姓的1235人,不同意改姓的1692人,二者比例为73100

 

对此话题,我的看法和主张,有以下五点。因现场时间限制,未能全部谈出,故在此把话说完,立此存照。

 

         一、总体分析,姓氏应保持稳定,不宜随意改变。但对于极个别的如“苟”等怪姓,因姓氏谐音给人带来终生甚至世代烦恼痛苦者,他人应以通达包容、实事求是态度对待。只要本人和家族成员同意,就可申请改姓。——天经地义,无可厚非。

 

         二、《水浒传》写英雄好汉在自报家门时都豪迈表白:“洒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青面兽杨志的便是!”“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都头武松便是!”汉语俗语“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所含语义:用第一人称表示自己行正立直,光明磊落,敢作敢为;真名实姓,绝不隐瞒。但这条俗语不可视为不可改姓之金科玉律。

 

三、史载:古有变氏改姓、因赐改姓、避讳改姓、避祸改姓、外族改汉姓、音讹改姓、省写改姓、收养改姓、入赘改姓等多种类型。古往今来,改姓者林林总总,不胜枚举。战国变法的商鞅,其实原姓公孙,因是卫国人,又称卫鞅,后又因战功封商(今陕西商县)十五邑,号商君,故称商鞅。再如明末郑成功收复台湾,功勋卓著,曾被南明隆武帝赐姓朱,因而闽台地区人民称郑成功为“国姓爷”。西汉庆姓因避汉安帝的父亲(刘庆)的讳,改为贺氏。晋朝尚书帅丙因避晋帝司马师的讳,改师姓为帅姓。为避汉文帝刘恒之名讳,连月宫仙女“恒娥”也得改姓,改为“嫦娥”。避祸改姓则更为多见:兔死狗烹,自古皆然,汉代韩信倒霉,儿子被迫逃往南粤,取“韩”字右半边,改姓为“韦”。司马迁下狱,家乡同族人纷纷改姓避祸:有的在“司”字旁侧加上一竖,改姓“同”;有的在“马”字旁加两点,改姓“冯”。古今改姓例证,俯拾皆是,兹不赘言。

 

四、汉语姓氏多用于口语交际,怪姓带来之尴尬,多源于汉语谐音联想。如“苟”之词义,一为草名,二为假如,三为随意,四为姓氏,均无贬义;但“苟”姓谐音为“狗”,则使人烦恼丛生。举凡汉语惯用语、成语、歇后语、谚语、俗语,带“狗”字者,皆为贬义。苟姓部分后人表示:因姓氏从小即遭歧视,受讥讽,被找乐,带来诸多不便,甚至找对象也成难题。“操”字只读阴平,意为品行;但谐音去声为国骂——“肏”,则令人不无尴尬。“丑”之为姓,乃地支第二。至于“丑陋”之“丑”,繁体为“醜”。简化后“丑”“醜”同形同音,遂成玩笑口实。“苟”姓后人,祖辈传承姓氏却带来无法承受的心理负担。据明人陈士元《姓镌》六卷载:“(苟姓)一说五代后晋时敬姓避石敬瑭讳(而改为苟姓)。”因此“苟”改“敬”姓,于史有征,顺理成章。

 

五、古代姓氏生成之基本功能:区分血统、辨别婚姻,避免“同姓结婚,其生不蕃”,以保证人口质量。时代发展使现代人姓氏观念逐渐淡化,多数人只把姓氏视为一种区分彼此的符号,并不过分看重其血缘意义。在社会生活和执法过程中,我们既要考虑历史因素,不可擅改姓氏;也要尊重个别人改姓的合理诉求,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苟姓部分后人强烈要求改姓为“敬”,理应获得支持。至于“操”姓、“丑”姓部分后人坚持不改姓氏,也完全正当。外人无权说三道四。

 

有人因姓“苟”而世代烦恼,麻烦不断,要求改为姓“敬”;有人姓“苟”而认为无所谓,甚至觉得很好——感受迥然不同,完全正常。究竟改不改姓,归根结蒂,应遵照“姓从主人”的原则,完全由其本人和本家族自己决定,他人当设身处地视之待之。如动辄以维护传统、承袭血缘为由,反对改姓,对欲改姓者加以劝阻,未免冬烘,事实上也难以奏效。至于对改姓者,或劝导使之如何拔出流俗,或激励俾使如何高瞻远瞩,或指点面对尴尬如何充耳不闻,皆为“站着说话不腰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