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明言:“土馒头”
(2009-06-07 07:21:57)
标签:
喻世明言铁门槛土馒头范成大杂谈 |
分类: 词义探幽 |
喻世明言:“土馒头”
谭汝为
博友赵某发短信询问:读古诗,有“土馒头”的说法。究竟嘛叫“土馒头”?请指教。解答如下:
关于“土馒头”一语,最先似出现在隋末唐初诗人王梵志的一首《无题》诗里:“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北宋黄庭坚大约以为后两句俗了点,戏改成“预先着酒浇,使教有滋味。”此后才有范成大的“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清代道光年间梁绍壬在《两般秋雨盦随笔》中记载:“古语云:‘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谓坟也。近有人又有句云:‘城外多少土馒头,城中尽是馒头馅。’更警动。”(注:以上照录傅善增教授的评论。)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是南宋范成大的诗句。过去贵族家庭或富豪人家常被人讥诮为“门槛高”,隐含着对其气势凌人,难以高攀的批评。这个“高门槛”,真有一尺半甚至二尺高,以凸显住宅气派和家族高贵。名门望族的高门槛,还要包上铁皮,钉上铜钉,这叫“铁门槛”。
“土馒头”是人生命终结的标志,也是人生最后归宿。旧时土葬,地位越高,死后坟头就越大,帝王的“土馒头”状如丘陵,故称陵墓。但甭管这“土馒头”有多大,甭管你既得利益家族有多久长,但在撒手人寰时,和草根无区别,都空手走人,住进“土馒头”,如今是骨灰盒。
范成大诗句形象地指出:就算你是帝子王孙,名门望族,铁门槛能存千年,但你能活千岁吗?人生到头,无论贫富贵贱,最后殊途同归:葬入坟墓——“土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