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舍·拙·小——汉语谦词漫话

标签:
家父舍弟拙荆小女汉语谦词礼貌原则杂谈 |
分类: 人名文化 |
“家”“舍”“拙”“小”:汉语谦词漫话
谭汝为
古人谈到自己的亲属用谦称。就是在称谓前加上一个单音节的谦词,如“家”“舍”“先”“小”等。
“家”——用来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活着的亲人,含有谦恭平常之意。如称父亲为家父、家严,称母亲为家母、家慈,称丈人为家岳,祖父为家祖等。谈到自己的哥哥、嫂子,称家兄、家嫂。
“先”——对已死长者的尊称,含怀念哀痛之情。如对已离世的父亲称先父、先人、先严、先考,对已离世的母亲尊称先母、先妣、先慈,对祖父称先祖,等等。
“犬”——古时谦称自己年幼涉世不深的子女,如犬子、犬女等。
“小”——对人称己一方的常用谦词,如自称自己儿女为小儿、小女等。
“拙”——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为“拙荆”。所谓“荆”指“荆棘”(山野丛生的带刺小灌木),是“荆钗”的省称。旧时以服饰“裙钗”代指妇女。“钗”有“金”“银”“玉”“牙”“石”“木”“竹”之分。贫女只得撅下一截儿树枝当钗——这就是荆钗。旧时谦称妻子为“荆妻、荆人、荆室、荆妇、山荆、贱荆”等,表示贫寒之意。
你老兄就是住在4万元一平米的豪华别墅,也得谦称为“寒舍”“蜗居”。你老婆就是“披金戴银、珠光宝气”,也得谦称为“拙荆”“贱内”“山妻”。社交对方所住寓所,就是六平米的窝棚临建,也得尊称为“贵宅”“府上”。这就是“屈己尊人”的中国传统礼貌准则。“实事求是”在这儿,行不通,只能暂时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