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饭局” 面面观

(2008-08-02 08:28:45)
标签:

爱在中国行

饮食文化

饭局

面面观

美食

分类: 诗文与杂感
“饭局” 面面观

     △ 世上本来只有饭没有局,吃的人多了,就有了饭局。
   △ 从前,生活是从一顿饭到下一顿饭;现在,生活是从一个饭局到下一个饭局。
    △ 饭局是享受,应酬是忍受。
     △ 草根饭局的核心在于饭,精英饭局的核心在于局,名人饭局的核心在于名人。
                                               ——题记


    饭局是中国人不可或缺的首选交际方式。纵观中国饭局历史,著名饭局多不可数,甚至王朝兴衰成败都似与饭局相关。如“二桃杀三士”、“渑池会”、“鸿门宴”、“煮酒论英雄”、“杯酒释兵权”等著名饭局已广为传扬,耳熟能详。
   据零点公司调查,选择“饭局——聚餐”这种社交方式的人达46%,比以13%排第二位的“体育活动”高出33个百分点。
  作为社交方式的中国式饭局,可以向对方传达‘不见外’的信息,代表亲近,即认同对方是‘自己人’。要办的事先不说,先吃,这样就没有势利感,事不成就喝酒,也不伤面子。以公共正式的方式只谈正事,中国人觉得太紧张。
    
    联谊饭局,宾主尽欢

  颐和园听鹂馆是北京较高档饭店。一些部门举行的大型会议的宴会,多安排于此。在此举行豪宴的,多是大企业、大集团的饭局。一桌饭菜至少几千、几万,十几万一桌也属平常,甚至还有几十万一桌的。轰动全国的花费36.6万元的那一桌饭局,便是听鹂馆西安分店做出来的。
   某两企业为联谊而在此举行晚宴——“满汉全席”。听鹂馆有特别规矩,即所有菜品均无价格,而按就餐人头计算。这次两企业的晚宴是500元/人的标准,在听鹂馆属于中档。
    饭局开始,觥筹交错,气氛活跃,敬酒与撞杯之声不绝于耳。饭桌上形成几大阵营,每个阵营都有各自的目标和对手,阵营中的每个人心里也都有一个大概的计划:该敬谁,该谈些什么,该说些什么话,不能说什么话,该给谁做个人情等等。
  经过几轮来往,吃饱喝足,于是领导一声令下,餐桌上的餐具、酒水便悉数撤下,换上水果拼盘和饮料。戏台上的歌舞表演也适时开始,仅这戏台一晚上租金就是两万。这顿晚宴和歌舞表演等总计约10万元。

  谈判饭局,险象环生

  企业间谈判饭局,就没有这么惬意了。饭局开始,风平浪静,寒暄过后,便风云突变。双方揭彼之短,扬己之长,即把对方说得可有可无,而把己方说得不可或缺,以占上风,掌控主动。
  酒菜是缓和气氛的工具,为了防止僵持,聪明领导者都会在争论较激烈时站出来提议大家干上一杯,以缓和情绪,再继续讨论。参加者多为高手,不会因贪杯误事,于是酒桌你来我往,皆有千杯不醉之架势,以免喝趴下出丑。
  还有一种饭局,专为讨债而设。高朋满座,觥筹交错的背后却是暗自较劲。“饭”和“局”,互为表里。

  社交饭局,办事求人

  中国是一个关系社会。中国人只要办事,先想到有没有关系。就是违章开车牌照被扣,先问亲戚朋友在交管局有无熟人,然后拉出来吃饭。
  只要需要求人,便可以饭局开场。单位饭局,同事之间,是为了互相照顾;上级请下级,是为了收买人心,维持稳定。下级请上级,多为了升职、涨薪、调动,甚至为自己说错了某句话而道歉……名目繁多,数不胜数。
  高校学生,亦有社交饭局渗入。凡考试不及格、旷课次数过多、夜不归宿被捉等,只要犯了事就得拜托关系把老师请来,摆一桌了事。
  也有想竞争团委干部之类的同学请客拉选票,或是男人追女生的“相亲饭局”,有些漂亮女生是每星期都专门等着有人来请客的,她吃完后抬屁股走人,甚至连请客的人什么模样,事后都不记得了。
  商务部网站显示,2005全年餐饮业零售额8806亿元,同比增长16.8%,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4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13.9%。
餐饮8806亿营业额,是1978年的108倍。连续15年都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餐饮业增长率一直居国民经济各行业之首。这说明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社会服务系统发生很大变化,更多的人喜欢在外吃饭而不是在家。另外,公款吃喝也占有很大比重。

    饭局潜规则

  中国的饭局名目很多,有商务的、联谊的、死人的、生孩子的,每个饭局都有其功能,并且各地之间差异很大。
  组织一个饭局,首先要想好邀请人选。被邀请者都关心你还邀请了谁,以估算自己在邀请者心中的位置;其中有没有和自己有过节的,有没有和自己很投缘的,以决定出席否。
  饭局在中国人交往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中国的公私观念不像西方人那样清楚。西方人如在办事过程中相互欣赏,也会约请吃饭,但吃饭是办事的成果。而在中国,吃饭却是办事的前提和工具。
  饭局作为一种工具,必然形成共性及规则,而不同的饭局,规则也不尽相同的。比如老同学聚会,一般男人不能带现任女友赴会;同行业间的饭局。不能谈论本单位或询问别人单位的内部机密;企业间谈判饭局,不能带家人或朋友赴宴……
  决定饭局的档次,不是请客者的阶层,而是所要托付之事的轻重。越重要的事,饭局档次就越高。而非功利性的朋友聚餐,反而会选择小馆子,更加随意。……

           (来源:综合商界在线等网上文章的素材,本篇博文进行了删节和修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