嘛叫“架秧子”?
(2008-07-07 17:28:06)
标签:
词义探源起哄架秧子文化 |
分类: 词义探幽 |
嘛叫“架秧子”?
谭汝为
天津人喜欢说“起哄架秧子”。“起哄”是“吵闹、搅扰”的意思,就是许多人在一起胡闹,也指开玩笑。在稠人广众中,许多人用言语表达对当事人的不满等情绪,就是起哄。球场上的嘘声,戏园子的叫倒好,就属于这一类。
这“架秧子”是怎么一档子事呢?据《国语词典》的解释,“架秧子”,指“对于富家子弟施以谄媚撮弄之术者”,指设温柔骗局使人上当的行为。可见,“架秧子”属于“哄骗怂恿”的性质,譬如撺掇别人买假货上当,挑拨双方掐架,怂恿他人干坏事等等。
旧时富豪子弟,未经世故,由身边一些“帮闲”的狐朋狗友引诱其嫖赌吃喝,尽情挥霍,而“帮闲”者从中沾光获利。豪门阔少,纨绔子弟,被人蔑称为“少爷羔子”或“少爷秧子”。所谓“羔子”指某些动物的崽子,如羊羔,王八羔子等。“秧子”指某些小动物,如鱼秧,蛤蟆秧子等。“少爷羔子”“少爷秧子”也可以简称“羔子”“秧子”。
“架秧子”的“架”,动词,就是支撑,高抬的意思。下面讲一个“架秧子”的典型例证——
清室覆亡后,八旗子弟快扛刀——没饭吃了,只好变卖家里那点儿值钱东西。古董商人往往带个“托儿”登门造访,首先把少爷及其家族一通吹捧高抬:“您是皇族子弟,经过见过。您了船破有底,扫扫旮旯,就够您活一辈子的。您还在乎这俩儿小钱吗?您了给个价,您一张嘴就全有了。”少爷被捧得晕晕乎乎、靡靡登登,一高兴,挺值钱的东西仨瓜俩枣就卖出去了。街面人们背地里把不识货的少爷叫“秧子”。连捧带哄,把少爷弄得五迷三道,这就叫 “架秧子”,带有“哄骗怂恿”的性质。
后来的“架秧子”经常和“起哄”连用,就是哄闹,起哄的意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