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连襟·连袂·一担一挑

(2008-06-11 21:03:57)
标签:

连襟

连袂

一担一挑

女婿

岳父

文化

分类: 词义探幽

连襟·连袂·一担一挑

谭汝为

 

1 连襟    在古代,两个女婿之间最初称为“娅”,但这个文言词儿,太典雅,太古板,缺乏形象感。后来,人们就造出“连襟”这个口语词,去取代它。

“连襟”,名词,指姐姐的丈夫和妹妹的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例如:“他是我的连襟”“他们俩儿既是同事,又是连襟”等。

连襟之间,可依据夫人的长幼之序,分称“襟兄”“襟弟”。“襟”,指上衣、袍子前面的部分。“连襟”就是比喻关系亲近的意思。

 

2 连袂     古时,“连襟”也可称为“连袂”。“连袂”也是姊妹丈夫的互称。例如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李参政昌龄家 女多得贵婿,参政范公仲淹,枢副郑公戬,皆自小官布衣选配为连袂。”这是说:宋代政治家范仲淹和郑戬,都是李昌龄老先生的乘龙快婿,他们俩儿就是“连袂”“连襟”。

所谓“连袂”,其字面义就是手拉手的意思,比喻同来同往。后来,只用“连襟”来指称这种两个女婿的互称;而把“连袂”这个词儿,让位给一般的朋友关系了。例如:“连袂而往”“连袂而至”“连袂登台献艺”等。后来,可能是为了加以区分,就将朋友之间的“连袂”写成“联袂”了。

“襟”指上衣前部,“袂”指袖子。所谓“连襟”“连袂”,就是两位先生的上衣和袖子都连在一起了。您看,这不就是“一根线上拴着的两个蚂蚱——跑不了我,也跑不了你”。

 

3 一担一挑     天津话与众不同,“连襟”在天津称为“一担一挑”,也说成“一担挑”。这是天津人的创造。遍查各种《称谓词典》,古往今来,还真没有“一担一挑”的说法。

何谓 “一担一挑”?姐妹两个夫君之间的相互称谓也——这是很形象的称谓。所谓“一担一挑”,就是一条扁担挑着两个筐。这扁担挑在谁的肩上呢?当然是挑在老丈人的肩上了。多年前,我曾看到逃难的一户农民,挈妇将雏,挑着一副担子艰难前行的情景。一根扁担挑着两个筐,筐里各坐着一个幼儿。

“一担一挑”,就形象地比喻姑爷们与岳父利益攸关的关系。老岳父有两个千金,俩儿千金各自嫁了人。但岳父母对出了阁的闺女的关爱有增无减,而这种关爱更多体现在姑爷身上。新婚姑爷被称为“娇客”,丈母娘疼姑爷,那是在辙的事儿。岳父岳母和姑爷的关系,姑爷之间的关系,就是八个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当然,这“一担一挑”,是形象化的比喻,只是说说而已。真的一头儿筐里坐着一个大老爷们儿,加一块得三百来斤,谁挑得起来?不把老泰山压死才怪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