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天津方言词语露怯文化 |
分类: 词义探幽 |
话说“露怯”
谭汝为
“怯”,本义指胆小,害怕。例如“怯阵”指临阵胆怯;“怯场”指在大庭广众中发言、表演胆怯。“怯”也指缺乏知识,外行的意思。
“露怯”,因无知,见闻少,缺少常识而出洋相。就是言谈举止发生了可笑的错误。
当年,李鸿章出访欧洲。一次洋人宴请,席间服务员端上用小巧而考究的器皿盛放的洗手水,放在每一位食客餐具的左前侧。按洋人请客规矩,每上一道菜必请客人先用,席间洗手亦如此。正当洋人笑容可掬地做出“请用”的手势,不料李大人将那盛放洗手水的器皿端到嘴边,略微点头表示谢意,咕咚一声,将洗手水一饮而尽。洋人一见,有些慌乱,但按照外交待客礼仪,不能让客人尴尬。没有办法,在座洋人只好端起器皿,眉头微蹙,眼光迷离,却齐刷刷地把洗手水喝将下去。注意,喝下去的是洗手水,可不是《水浒传》上孙二娘说的:“任你精似鬼,喝了老娘的洗脚水!”——这就是:李鸿章露怯,众洋人陪绑。
天津话“露怯”就指在大场面上,因不懂规矩而闹的笑话,出的洋相。高英培相声有段顺口溜,说农村人进城,“喝瓶汽水,不知退瓶;看场足球,不知输赢;找不着厕所,旮旯也成……”露怯了!当然,这是四十多年前的事儿。城里人到农村去,同样也会露怯。
说话不得体,得罪人,叫做“说怯话”。一个人在大饭店请客,邀请的七八位朋友都陆续来到。但有一人迟迟不到。主人很着急地说;“唉!该来的倒没来!”其中一人听后很别扭,何着我是那不该来的!他冷锅贴饼子——蔫溜儿了。主人得知后,很遗憾地说“唉!不该走的又走了!”几个客人一使眼色,何着我们几位是该走的,呼拉拉又走了五六个。最后包间儿里只剩下主客二人了。最后那位客人批评开导他:“你呀,真不会说话啊!接连气走了两拨朋友,你是好心却得罪人……”主人连忙分辩道:“我说的根本就不是他们!”“啊!何着你说的是我?!”这位客人满面怒容,也拂袖而去。您看:这位老兄就因“说怯话”得罪朋友了!
这个笑话,对我们的启示在于:社交言语要想表达得体,就必须遵循合作的原则,就是考虑如何让对方接受,以期获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如何避免“露怯”?就得遵照两条原则,第一、“入境问俗”,第二、“入乡随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