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城市印象天津方言寤寐思服折饼儿文化 |
分类: 词义探幽 |
寤寐思服 说“折饼儿”
谭汝为
天津方言有“折饼儿”这个词儿,是个生动的比喻。“折饼儿”的本义是烙饼时来回翻个,借以比喻睡不安眠,在床上来回翻身。例如“这一宿翻来覆去睡不着,净折饼儿了!”
“折”这个动词,读为一声,就是翻转的意思。例如“折跟头”。
其实不管在铛上还是在炙炉上烙饼,都叫“翻个”。但在河海相交、九河下稍的天津卫,渔民、船户最忌讳就是“翻”这词儿,甚至连“翻”的同音字也避忌——这叫行业语音禁忌。
据说,常年生活在船上的渔民和漕运水手,都不吃烙饼,怕说“翻个儿”。即便吃烙饼,也说“撑个个儿”。这里的“撑”就相当于“翻”。吃熬鱼翻个儿时,说“划过来”;把“船帆”称作“船篷”;把“帆船”说成“乌篷船”。为嘛?就是避讳“翻”字。
睡不着觉,往往是心里有事儿。《诗经·关雎》写小伙子爱上一位在河边洗菜的“窈窕淑女”,结果得了相思病——“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用天津口语说,就是“折饼儿”。唉声叹气,来回折个儿睡不着。
当然,“折饼儿”并不一定都是失恋或单相思。更多的是为生计所烦恼,明儿就揭不开锅了,老婆孩子就得喝西北风了。怎么办?得想辄啊!结果自己跟自己较劲,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琢磨了一宿儿,还是没有着落。就是天津俗话说的:“夜里寻思千条路,天亮还得卖豆腐。”在旧时代,天津草根百姓真是太苦啦!
就是现在,夜里“折饼儿”的人,也确实不少。您瞧——
下岗工人“折饼儿”,是琢磨如何再就业;
企业家“折饼儿”,是寻思如何扭亏为盈;
作家“折饼儿”,是苦苦构思小说情节;
我老谭有时也“折饼儿”,那是考虑博客文章的选题;
贪官“折饼儿”,是为反腐大潮所震撼;
色官“折饼儿”,是探索情妇团队咋能摆平;
崔永元等成功人士“折饼儿”,是被神经衰弱所折磨。
同样是“折饼儿”,心态大不同。这就是“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