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城市印象人文/历史天津地域文化三宫李纯祠堂南开文化宫 |
分类: 天津地域文化 |
白发渔樵在,闲坐说“三宫”
——天津李纯祠堂·南开文化宫
谭汝为
昨天,读欢乐使者转载吕小南的博文《天津三宫风雨漂泊的命运》:“天津的第一工人文化宫已经被改建成具有浓郁意大利建筑风格剧院式文化娱乐消费中心。第二工人文化宫也一直处于萧条状态,人们也许只能在过年时期想起它,去那里看看灯会。而位于南开区北部、天津市最大的仿古建筑群、被看作是旧书摊的风水宝地的南开人民文化宫也要即将翻新了。提起南开文化宫,人们通常称它为三宫。它的前身可是近百年前由北京移至天津的“清庄王府”,名叫“李纯祠堂”。然而,几乎没人了解李纯祠堂的历史。大多数人从没来过这灰墙之内的恢宏建筑,只有那些对旧书感兴趣的人才经常到这里淘取他们的宝物。……”
接着这个话题,列位看官,且读下文,作为补充:
南开人民文化宫位于南开区北部,白堤路北段西侧,占地90亩,建筑面积6000平米。原址为李纯祠堂,1958~1960年由政府拨款修缮,辟为南开人民文化宫,又名三宫。
1913年,江苏督军李纯在北京西直门外,以20万元购得明朝大宦官刘瑾旧宅(后为清庄王府宅第),拆建成居民住宅后出租,而将拆下的建筑部件、材料(如琉璃瓦、雕梁画栋、墙砖、石雕等)拆运抵津,于1923年在此建成仿古建筑,其建筑结构仿效故宫布局,故有天津“小故宫”之称。因整座建筑与紫禁城格局相似,为掩人耳目,称为李家祠堂。
祠堂自1913年起建,历时10年建成。占地2.56万平方米,前建3进庭院,后辟花园,由照壁、石牌坊、石拱桥、大门、前殿、中殿、后殿、配殿和回廊组成。中殿是主体建筑,建有石狮、石坊、屏壁、华表、长廊、殿宇、戏楼、拱桥等。整座建筑色彩绚丽,碧瓦朱栏,宏伟壮观。在祠堂全部竣工的前三年,李纯已死去。祠堂后曾被驻军占用,遭到损坏,后为民居。
李纯(1874~1920),字秀山,直隶(今天津市)人,北洋军阀。清光绪十七年(1891)入天津武备学堂,毕业后曾在袁世凯小站训练新军中任教练,1913年任江西都督,1917年调任江苏督军。在任期间横征暴敛,在津京两地广置房地产,是当时天津最大的房产主之一。另投资于工商金融实业,生财有道,在官场和实业界均春风得意。
1920年10月12日夜,年仅46岁的李督军突然死于督署内。官方为尊者讳,掩人耳目地宣布:因“忧国忧民”而自杀身亡。后传说是李妾与马弁私通,被李发现后,马弁将李纯击毙。(见《天津市地名志·南开区》第602页)李纯死后三年,浩大的祠堂工程才得以竣工。哎!李督军是鸡孵鸭子——白忙乎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纯祠堂由人民政府接管,1958年对祠堂内住户妥善安置,全部迁出,进行复原修建。1960年竣工后命名为“南开人民文化宫”,由郭沫若题字。1981年再次整修,1982年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开文化宫正门两侧雄踞石狮一对,院落为三进,前院为花园,置影壁、牌坊、华表、石桥,广植松柏花木。中院为歇山顶大殿,附设配殿和戏台,为文娱活动场所。后院为设有1200多席位的大剧场,梅兰芳、马连良、张君秋等京剧大师都曾在此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