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津别名考辨

(2007-09-13 06:52:27)
标签:

人文/历史

地名文化

天津

别名

考辨

津沽

津门

三津

沽上

分类: 地名文化

地名与历史文化之七

 

天津别名考辨

谭汝为

 


 

天津有多个别名,如津沽、沽上、海门、津门、三津、海津、海上等,形成别称系列。








http://s3.sinaimg.cn/orignal/4b6668a1576f73fa225f2



津沽,源于天津七十二沽。天津为九河下梢,号称七十二沽,如塘沽、汉沽、葛沽、咸水沽、丁字沽、大直沽等。其实“七十二”并非确数,只是泛称而已。所谓“津”,就是渡口;所谓“沽”,就是傍水之聚落。天津历史曾名直沽,母亲河——海河古称沽水,可见“津”与“沽”之密不可分。“津沽”并称,顺理成章。


天津文人在诗文书画上常署名地望为“沽上”,津门十景“沽水流霞”,是对海河风光的艺术概括;“沽上”就是海河之滨的意思。


海门”指海河入海口的自然地势,后成为天津别称之一。明代天津八景有“海门月夜”,天后宫匾额题词亦为“海门津筏”。


津门”是目前使用频率最高的别名。

 众水汇聚,逶迤至津,河海会流于此,故名“津门”——这是从自然地理角度的诠释。

海防重镇,漕运枢纽,护卫京师,故名“津门”——这是从政治军事角度的注解。


三津”亦有两解——

北运河、南运河在三岔河口交汇为海河,是为“三津”;

天津卫与天津左卫、天津右卫,三卫合一,故名“三津”。

天后宫有“佑卫三津”和“三津福主”的匾额,南门外大街有“三津磨房同业公会”和“三津胡同”,可见此称由来已久。


海津”之称,道出天津临河濒海的地理特色,加之元朝在此曾设“海津镇”,故谓。





海上”之别名,泛称海河下游一带,意为“渤海之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