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顺口溜礼赞 与 不感恩批判

(2007-08-23 15:58:35)
标签:

学习公社

感悟随笔

顺口溜

礼赞

不感恩

批判

分类: 时事评论


顺口溜礼赞    不感恩批判

 



  1、顺口溜礼赞

 

现代文学人物中,最能编顺口溜的是《李有才板话》中的李有才和《茶馆》里的大傻杨。其实,最能编,最有才的,是人民作家老舍和赵树理。您千万别小看这“顺口溜”和“段子”,它针砭时弊,一针见血;刺世嫉邪,一语中的;取精用宏,幽默诙谐。无名作者是为大智慧大幽默大手笔也!洋洋万言的官面文章,几乎无人看,看了也白看,因为又臭又长,了无新意!而三两句精彩的顺口溜,一言重九鼎,四两拨千斤,令人惊悚振奋之余领悟记诵,过目难忘,甚至终身难忘!欲观世情察民风,不必看报纸头版,也不必听地方汇报,更不用瞻仰政绩工程,那都是程式化的套子活儿。咋办?无他!深入到寻常巷陌里、漏雨危房旁,和开车的哥说说,与乘凉大爷谈谈,跟退休职工聊聊,准能听到三两首顺口溜。它就是当代的《国风》《乐府》,用《红灯记》台词来说,很值得汉语学者“带回去研究研究!”

 

——为天津老唐《网上流传的新版官场段子》所写评论(08-23

 


 

  2、不感恩批判

 

襄樊5名受助大学生接受资助一年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汉语报恩语汇有“点水涌泉”之说,但在此处却截然相反:资助之恩如“涌泉”,而受助一方却挤不出“点水”回报。尔等如此如此之冷漠,令人不解且寒心!

为啥贫困大学生受助却不感恩呢?同意带刺玫瑰的中肯分析:这些没反馈的贫困生一是不懂事,要教育;二是心理上极度自尊又极度自卑,缺乏一种正确对待他人和社会的“阳光心态”,学校要引导……

 

——为带刺玫瑰《从散装新闻看国人·湖北贫困大学生受助不感恩》所写评论(08-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