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谭汝为
谭汝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532
  • 关注人气:20,5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社会语言讲座(13):社会语言研究的基本内容:语言调查

(2007-08-10 07:11:06)
标签:

知识/探索

社会语言

讲座

语言调查

分类: 语言修辞研究

社会语言讲座(13

 

社会语言研究的基本内容:语言调查

 



    语言调查既是社会语言学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保障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客观性的前提条件。调查工作做得多少与好坏,是直接关系到社会语言学发展进程的大事。

    中国学者在小规模的局部调查方面一直比较活跃,在这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不少有意义的研究报告,如胡明扬《关于北京话语音、词汇的五项调查》(1983)、祝畹瑾《“师傅”用法调查》(1984)、曹志耘《北京话语音里的性别差异》(1986)等。另外一些小型调查,如北京市城区公共场合繁体字使用情况调查(陈松岑)、家庭语言使用调查(祝畹瑾)、语言与族属和某些民族地区双语情况调查(周庆生)、延边地区双语情况调查(崔吉元)、福建双方言调查(李如龙)等也很值得关注。

    较大规模的语言调查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增加,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有十多项,如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和文字问题调查(1986~1988)、北方话词汇调查(1986~1992)、北京口语调查、社会用语规范调查(1984~1990)、语言使用及规范调查、我国当前社会用字情况调查、中国工业区语言调查、上海浦东新区普通话使用状况和语言观念调查等。在这些调查基础上编写成的《普通话基础方言基本词汇集》(1996)、《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和发展问题》、《广告、标语、招贴……用语评析400例》(1992)、《规范语言学探索》(戴昭铭1994)等都是材料丰富、内容翔实的研究成果。此外,还建成了“北方话基本词汇数据库”、“北京口语语料库”等信息中心,使更多的人可以从中受益。(陈章太1998

    相对于汉语和民族语言学所做的工作来说,外语方面的调查做得还很不够,这固然和语言条件、国情等方面的制约有关,但也说明外语工作者的实际调查意识有待于加强。所幸的是这一状况已有所改观:徐大明等参加了新加坡的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普查,在研究方法等方面做出了一些创新;高一虹主持的“大学生英语学习社会心理调查”和吴国华主持的“全军作战部队干部外语素质调查”这两个项目都是外语研究者针对中国国情所做的非常现实而有益的大规模调查研究。此外,一些小型的语言调查也在逐渐增多。

    在全国性的普查方面,我国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改变这一现状,1993年陈章太先生就提出了“我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项目,旨在对全国的语言文字使用状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普查。1997年,该项目在得到国务院办公会议的批准后正式启动,目前已进入资料的汇总和分析阶段。这是我国有史以来首次全国规模的语言调查,它不仅标志着我国语言调查的水平从此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也必将对中国社会语言学的发展发挥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总的看来,我国的语言调查工作还需不断加强,调查手段也应不断改进。在语料库语言学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计算机手段的应用和大规模数据库的建设都为语言调查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如何更好地开展语言调查和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

                (来源:赵蓉晖《中国社会语言学发展的若干特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