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辞赋·骈文·古文——古代文体学术讲座提要

(2007-05-18 20:18:04)
标签:

古典文学

文体

辞赋

骈文

古文

分类: 文学品评

辞赋·骈文·古文

——古代文体学术讲座提要

 谭汝为


 

一.       辞赋概说

(一)汉赋的繁荣

一说到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史,我们自然会想到王国维先生的一句名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骚——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每一个朝代都有自身某一种文体的兴盛和辉煌。赋体文学在两汉曾经风靡一时,涵概文坛,留下了卓荦风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辑的《文选》,所收赋体作品的篇幅超过全书的三分之一。

(二)汉赋的结构

汉赋的结构安排有固定的格式,一般分为“三部曲”:1.开头有序,以主客问答作导言;2.中间是正文的铺排渲染;3.末尾则是曲终奏雅深化主题。

(三)汉赋的文体特征

汉赋文体特征有三:1.阔大雄壮的题材内容;2.奇谲瑰怪的夸饰手法;3.四面辐射的铺陈排比。

(四)赋的四个发展阶段

1两汉大赋——代表作家:枚杨马班。代表作品:枚乘《七发》、扬雄《羽猎赋》、司马相如《子虚赋》、班固《两都赋》。

2魏晋南北朝俳赋——“俳”(pái)指俳偶,对仗的意思。代表作家:曹陆潘左鲍庾——代表作品:曹植《洛神赋》、陆机《文赋》、潘岳《西征赋》、左思《三都赋》、鲍照《芜城赋》、庾信《哀江南赋》。

2唐代律赋——应试文体,成为士人求取功名的工具。

4宋代赋体散文——就是“散文化了的赋体”。晚唐杜牧《阿房宫赋》,骈散结合,气势奔放,开启了宋代赋体散文先河。代表作品:欧阳修《秋声赋》、苏轼《赤壁赋》。

二.骈文概说

(一) 骈文的兴盛
    什么是骈体文呢?骈,指二马并驾一车,引申开来就是对偶的意思。骈文由对称的字句组成,字句的音韵必须协调。骈文就是一种为了便于上口诵读而形成的一种讲求格律的文体。又名“四六文”,这是从句式特点命名的。

(二)骈体文的文体特点及美学功能

1.对仗——匀衡的对称美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上联用西汉贾谊的典故,开始时贾谊受到汉文帝的重用,后因有人谗毁,贬为长沙王太傅;下联用东汉梁鸿的典故,梁鸿写诗讥讽时政,得罪了汉章帝,被迫逃到齐鲁临海一带躲避。这是用历史典故形成的对偶。

2.句式——整齐的建筑美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3.典——典雅的含蓄美

酌贪泉而觉爽,

处涸辙以犹欢。

这是暗用并活用典故,上句“贪泉”出自《晋书·良史传》,是说晋代吴隐任广州刺史,虽然喝了贪泉的水却更为清廉的故事。下句“涸辙”出自《庄子·外物》,是说处在水近干涸的车辙里的鱼,陷于绝境。这两句意为:道德高尚的人即使处在污浊的环境里也能保持纯正的品行;即使处于逆境险境,却仍乐观开朗。

4.藻饰——华丽的色彩美

例如善于铺排,对描写对象反复形容、多重勾勒;善于夸饰,鲜明地突出描写对象地基本特点;善于选词炼字,喜欢选用色彩浓重、意象鲜明地词汇。

5.声调——和谐的音乐美

包括节奏分明、平仄协调等因素。例如:

,达

          平   

,宁;穷,不

                                              

 

读来,顺口顺心,有一种和谐的音乐美。

骈文的兴起,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其中的优秀作品,情文并茂,成为古典文学中的宝贵遗产之一。但骈文潜藏着僵化(对偶)、浮艳(辞藻)、冷僻(用典)、形式主义(醉心于追求形式)等危机,产生了很大的弊病,造成文风委靡和形式僵化。

三.唐代散文革新

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是一场文体、文风的革新运动。它反对六朝以来骈文的形式主义文体和浮华的文风,提倡恢复先秦、两汉时的散文文体和质朴晓畅的文风。中唐时代人们把骈文称为“时文”,为了与之相区别,就把散文称为“古文”了。

“古文运动”就是散文运动,其实质可用四个字概括,就是“变骈为散”。 总之,唐代的散文逐渐摆脱了六朝骈文的浮华之风,恢复了先秦、两汉散文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传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