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感悟随笔反腐斗争机关作风非典型腐败 |
分类: 时事评论 |
对 “非典型腐败”,咋整?
一、什么是“非典型腐败”?
首先给“非典型腐败”下定义:对于政府机关一些现象和做法,群众很不满意。但是,这些行为,上不够法律追究,下不够纪律查处。单位领导对此见怪不怪,不想管、不敢管、也不知如何管……。这种属于机关作风类型的坏现象坏做法,就是“非典型腐败”。
近年来,随着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机关干部不敢再明目张胆地搞贪污受贿等大腐败,却流行起“小型腐败”的“潜规则”:就是在行使职权过程中,设置障碍、百般刁难,逼着办事单位去求他、拜他、孝敬他。这些做法,上不够法律追究,下不够纪律查处,绕着党纪国法打擦边球,谁也奈何不了他。单位领导却见怪不怪,不敢管,不想管,也不知道如何管,于是就一眼睁一眼闭,放任自流。
二、“非典型腐败”在政府办事部门普遍存在
例如在江苏省徐州市,一项市政重点工程仅因没向一个机关职能部门递送“好处”,就硬被阻挠推迟两个月。外地客商到徐州市工商局办理证照,被要求到指定柜台缴纳50元“核名费”,缴费后拿到的是中介公司的收据。工商局工作人员对此振振有辞:“这是我们工商局的‘三产’,收50元还是少的,外地都是收100元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情报信息中心印制企业产品年鉴,向企业收取数千元至数万元的宣传费。企业反映,虽然签订的是自愿缴费和认购协议,但实际是“花钱买平安”。
三、给“非典型腐败”曝曝光
最近,针对这种“非典型腐败”,徐州市以评选“群众不满意处室”为契机,进行整治。在110个市级机关中,展开群众评选“群众不满意处室”活动,56家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成为重点。 职能处室的权力范围和职责在媒体上公开,跟在这些内容后面的,是征求群众不满意声音的意见表,同时开通网上评议和效能建设监督电话。最后评选出 5个“群众不满意处室”——市规划局建设规划管理处、市建设局拆迁办公室、市房管局产权处、市公积金管理中心计划财务处、市经贸委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向社会公开曝光,引起一片震动。
四、“非典型腐败”的三种表现
政府机关的非典型腐败表现在:
(一)机关职能错位,用权为钱,以罚代管,罚而不管,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罚款上,有利就乱作为,无利则不作为或慢作为;
(二)“潜规则”盛行,一些工作人员,特别是掌握实权的处长、主任之类,话好说,事难办,办事要找关系,托熟人,不请吃喝、不给好处,就不办事;
(三)一些机关工作人员向服务对象吃拿卡要,群众反映十分强烈。
五、如何整治“非典型腐败”?
徐州市委、市政府整治“非典型腐败”的做法是:
(一)对机关中层干部全部实行轮岗制,进行“重新洗牌”,从制度上根除非典型腐败的出现,创建高效法治廉洁机关。
(二)加强对机关银行账户的管理,撤销违规设立的账户。
(三)加快行业协会、中介机构与所属部门的脱钩步伐,严禁把部门的审批权演变为小团体的收费权。
(四)着力提高行政服务中心审批项目的入驻率和办结率,新增18项审批事项进驻窗口。
(五)市行政服务中心完善“重大项目直通车”制度,对重点项目办理实行牵头负责,减少办事程 序,提高审批效率。
(六)为建立长效监督机制,“暗访小组”工作人员配备微型摄影机、录音笔、照相设备,不定期对机关作风进行暗访。暗访结果每个月进行通报或在媒体曝光。
(六)在政府网站和廉政网开通举报电话和信箱,拓宽群众投诉渠道,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有一件查一件,典型案例公开曝光,让“非典型腐败”无处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