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方言研究有音无字方言词语口语异形词普通话 |
分类: 词义探幽 |
有音无字的天津方言词语
谭汝为
“谁愿意dán(搭理)他”
的 dán;
冻得直打dēidei(哆嗦);
真huòhuo(糟蹋)人;
纯粹一个傻béirbeir 等。
这些叠音方言词儿,你可以写成“得得、祸祸、个个、辈辈”,至于写得对不对,为什么这样写,究竟该如何写,见仁见智,令人犯难。没有固定书面词形的天津方言词语,简直多不可数,为行文方便,所引例词仅列一种词形。
属于形容词性质的,如:
方言口语词一旦写成文字,就会出现若干个不同的词形,例如京津地区把游手好闲的人称为“wulaiyou”,但在各种方言词典里,这个词却有多种写法——“无赖尤、无赖油、无赖游、巫来由、无里悠、无来由、无来悠”等。
另如口语词“显摆”,在作家笔下先后被写成“显白、显陪、显配、显派、显排”等。这类词语,口头有定音,书写没定字;说时挺溜乎,写时却犯难。这种现象很值得语言学界同仁进一步探研。
口耳相传的方言词语,很难登上一般词典的殿堂,但它却不时迈进书面语领地。“我手写我口”,看似颇寻常,写来却难办。因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人们只好因声觅字,各行其是,形成一词多形的状况,确实是不得已的事。但必须指出:异形词的大量出现,是一种消极的语言现象,其后果只能给汉语词汇规范工作增添麻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