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景”词义解析
谭汝为
去年,关于台湾连战、宋楚瑜大陆行的新闻报道中,“愿景”这个词频频出现,例如《国际舆论热评“五点愿景”》《欧洲媒体:“五点愿景”很有创造力》《“五点愿景”为促进两岸和平发展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空间》等,引起读者极大关注。在汉语词汇中,我们熟悉是“年景”“前景”“远景”“美景”,但对“愿景”这个陌生的词,却似懂非懂。
“愿景”是英文vision的汉译,中国读者开始接触、认识这个词儿,不过就是一年多的时间。2003年7月,中信出版社出版了由薛源、夏扬翻译的关于企业管理艺术的一本书,即美国学者加里·胡佛撰著的:《愿景——企业成功的真正原因》(Hoover's Vision: Original
Thinking for Business Success)。按照管理学大师加里·胡佛的解释——愿景是人的一种意愿表达,它概括了企业的未来目标、使命及核心价值,是企业为之奋斗的心愿和远景。愿景是企业发展中的共同目标、不变的理念和核心价值观,甚至是企业的灵魂。愿景是企业家不断奋斗的内心源动力,当他们把“个人愿景”放大并推及为与员工共享的“共同愿景”,企业就有了灵魂。胡佛在《愿景》中提炼出著名的胡佛“3E定律”——探索(Explore)、本质(Essence)和执行力(Execution),并分探索篇、精髓篇、实践篇三大部分来阐述论证这“3E定律”。全书论述的主题就是——建立共同愿景是一个企业走向成功的基石,
从语义学角度分析,“愿”是愿望,“景”是“前景”,顾名思义“愿景”就是人们心目中憧憬的一幅关于未来的图画。其实,“愿景”一词来源于拉丁文videre,就是“看”,眼见为实的意思。如把“愿景”勾画得细致逼真而形象,就令人振奋,为未来发展提供了轮廓和方向,在共同目标的激励下,上下一心,信心倍增。
无论是个人、组织,还是人类社会;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科技、教育、文化,人类所有具有开创性的重大的进步,在其筚路蓝缕、始于足下的开创期,无不缘起于一个具体的“愿景”。对于投身事业的所有参与者来说,一个伟大、光明的“愿景”,足以调动其热情,激发其潜能,从而不断开发创造力,不断创新观念和技能,激励和敦促他们用孜孜不倦、脚踏实地的努力,去促成美好“愿景”的最终实现。现在,“五点愿景”已清晰地展现在全体炎黄子孙面前,让我们满怀激情地为海峡两岸的和平发展,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不懈地努力奋斗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