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足球都开始“打假”了,中国教育还等什么呢?

(2010-01-05 00:05:34)
标签:

就业

留学

中国足球

通知书

成人高考

教育

校园

责任

分类: 思想

http://s5/bmiddle/4b662cddt7c58e80c3594&690
 

    中国足球的“打假”,可谓是大快人心,铲除了一个个“毒瘤”。让足球的痼疾得到了根治,让球迷们看到了一屡曙光。从根本上提高了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全国球迷一致赞同“打假”风暴。

    提到了中国教育的“打假”,是在最近的成人高考招生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件事情,让我想到了中国教育的“打假”真的有必要了。

    一个下午,闲暇时间自己在网上浏览。MSN中一个好友给我信息,说:“我今天拿到成人本科的录取通知书了。”

    我回答说:“不错啊,祝贺。”

    朋友说:“好悬啊,我以为录取不了我呢。”

    我说:“为什么呢?”

    朋友说:“我数学才考了个位数,总分差录取线几十分。”

    我附和着回了个微笑的表情,无言了……

    坐在电脑前,思考了好久,数学考个位数,差录取线几十分的差距。竟然可以收到北京某知名学府的成人本科的录取通知书?我想不通,但这事情似乎又在情理之中。想不通的是,既然是分数线,那么就要达到分数线材可以上学,为何这样的分数可以被录取。情理之中,那就是这样的事情我见的不少了,别说是成人高考,就连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都有一些“特例”。

   他轻松拿到北京高校成人本科的录取通知书,我很高兴。但我忧虑这样的证书发的多了,会给社会造成怎样的负担?会给学生本人造成多么大的损失?

    大家都在说,每年本科毕业几千万人,硕士,博士几百万人找不到工作。“毕业就等于失业”“企业招聘人才的门槛过高,就连保安都快要本科的了”。国家在努力地安排毕业学生就业,好多高校也“努力的”,“破格的”发放录取通知书“招揽”学生。

    我不反对学校的扩招,那也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个途径。但是现在的“统招”学生也好,编制外的学生也好,毫不掩饰地说80%都是“混”文凭来的,为何“毕业就等于失业?”,为何堂堂的本科生,硕士生出来一事无成?没有伯乐相中?难道大学教育的条件,与60年代相比差了不少?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的也没有以前多?教师的学历和学识在逐渐退步?答案是肯定的,绝对不是。

    大学的条件比几十年前好了几十倍,国家的教育经费也在年年提高,教师的外派培养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但是为何学生的质量,或者说合格率会不如以前?

    大学的校考,一片繁忙。小抄准备的是越来越精细,作弊的技术越来越高科技。学生考试作弊和赌球,假球一样,如果周围的人都在做,并且违规成本小,那么就形成了潜规则。谁不做,谁吃亏。

    学生平时沉迷于攀比,沉迷于网络游戏,对于学校的考试只是随便应付一下,到了毕业期,拿本走人。到了社会怪怨自己的学识得不到重用,抱怨社会,抱怨国家。这中间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学校的责任,学生考试作弊,教授论文“摘抄”。惩罚他们的也许就是仅仅一纸通报批评罢了。再严厉的不过也就是不给发学位证书。但是后者发生的可能小之又小。

    中国的教育资源现在是比较丰富的,很多大学也在向国际名牌大学努力。但是请你们在严格录取“统招”学生的同时,对于“成人高考”,“自学考试”的学生,也有相应的关注和重视,他们要的不仅仅是你们学校的几毛钱成本的录取通知书,而是一个满怀社会责任,知名学府的培养和重视。这样他们在社会中才会被认可,而不是拿着“成人本科”被别人漠视。

    “国家承认学历”每个通知书都会这么清楚的写着。的确“国家承认”。但是现实的问题是,“成人”,“自考”的学历社会中的好多企业不承认,这些人该去找谁?我敢保证,这样的人不少于百万。被录取单位“鄙视”的不在少数。就是因为高校的“破格”发放“成人高考”录取通知书,造成了“国家承认”,“企业不承认”的窘境。国家的“威严”何在?

    大学教育不在义务教育范围内,大专院校“破格”多录取“成考”,“自考”的学生,他们的“利益”我想不用我多说。但是两者的毕业证书都是“国家承认”的。学生却出来找不到工作。企业想都不想的拒绝这类人。是因为企业都知道这些学生在学校里被重视和培养的程度。学生辛辛苦苦拿到的文凭,不如一张手纸的作用大,那文凭用来做手纸还硬了点。

    教育是国家发展很重要的一部分。教育没有严格的制度,没有良好的信誉。国家的发展只会滞后。看到国家领导给民众鼓舞信心,我看到了国家强大的希望。但是看到当前现实的教育缺陷,我不得不提出个人的看法。

    教育不要商业化,录取和审核工作不要那么简单,对学生的培养多承担点责任,不要收完学费就万事大吉。那样不仅仅毁掉了一个高等学府的声誉,更是毁掉了一个学生的一生,慢慢地阻碍了中国发展的速度。这个责任是重大的。

    足球打假开始了,也初见成效。我不知中国教育的“打假”何时开展,以便少一些学生和家庭受到损失,少一些光有文凭和学识不符的学生出现,少一些“国家承认学历”而企业不承认的情况的出现。少一些学生毕业后发出:“这四年不是我上了大学,而是大学上了我”的“感慨”。

    打假的目的不是打假本身,而是要推动一个体制的改革,我希望以后的学生们在好的教育体制下成长,让自己真正的觉得“知识改变命运”,走向社会去感恩学校的培养和父母的支持。

    中国教育的“打假”我觉得的确迫在眉睫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爱浪漫的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