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与人性】姜太公钓鱼为什么离水三尺?

(2012-10-15 08:37:51)
标签:

人性

姜太公

愿者上钩

自我推销

心理

分类: 历史与人性
 

  自我推销是“在对的地方遇到对的人,做出对的事”。


  姜子牙是很多人公认的中国第一位军师、第一位大谋略家,他不只在辅佐周武王姬发消灭商纣的军事行动中发挥他的长才,更以高明的自我推销术引起西伯侯姬昌(周文王)的注意,进而成为姬昌的辅弼重臣,尽情地施展他的抱负。姜子牙所用的方法,简单说就是“在对的地方遇到对的人,做出对的事”,而每一个环节都显示出他对人性的充分掌握。


  姜子牙原本在商朝当个小官,目睹纣王无道,又听到姬昌被囚禁在朝歌时的种种表现,认定姬昌才是他要找的“对”的人。在姬昌回到周地后,姜子牙也离开了朝歌,选择到“对”的地方――渭水边垂钓,因为姬昌经常在这一带打猎。现代的心理学研究显示,“邻近性”是发展各种人际关系最重要也最自然的途径。没多久,姬昌和姜子牙果然“不期而遇”,而此时,姜子牙所做的正是一件“对”的事――也就是他那特殊的垂钓法:鱼鈎离水面三尺,鈎上没有饵,而且用的是直鈎。


  为什么说这是一件“对”的事?因为任何人看到这种钓鱼法,一定会感到不解、好奇,而想要问个究竟。这正是姜子牙的用意,姬昌看了果然感到奇怪,而主动和姜子牙攀谈。姜子牙除了说他钓鱼是“愿者上鈎”外,更带出了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原本就因姜子牙的特殊行径而对他“另眼相看”的姬昌,听了更是大为折服,於是水到渠成,姜子牙就这样被延揽入朝,成为姬昌的辅弼重臣。心理学家山多斯做过一个实验,他雇人扮演游民在街上乞讨,有的对过路人说:“能施舍我一个夸特(非常普遍的二角五分硬币)?”有的则说:“能施舍我三角七分钱吗?”结果,后一种说词让掏钱的路人增加了60%,原因就在於它听起来很“特别”,能制造“惊奇”的效果。姜子牙的渭水垂钓,要制造的正是这种效果。


  姜子牙之后,不少人更将这种自我推销术发扬光大,譬如西汉的魏勃胸怀大志,想要求见齐相曹参却不得其门而入,於是每天早上拿著扫帚到到曹参一位侍从家的门前打扫。不久,侍从就对门前为何总是特别干净感到好奇,某天起个大早,发现正在扫地的魏勃。在追问晓得原因后,侍从对他另眼相看,於是将他引介给曹参,而魏勃也因此平步青云,官至右丞相。

 

  正是“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自不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