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解碼】从司马光到野生动物园
(2009-06-04 08:46:56)
标签:
创意思维灵感创造力司马光 |
分类: 文化解碼 |
从司马光到野生动物园 王溢嘉
必须打破的16个框框之7 箱中思考
为什么创意思考会被称为“箱子外思考”呢?箱子就是框框,只有跳出惯有的的思考框框,颠之倒之,转之换之,才能“不同凡想”。
有一道类似头脑体操的题目说:“桌上有六个杯子,三个杯子里有水,三个杯子是空的,它们的排列顺序是水、水、水、空、空、空。现在请你只移动一个杯子,而使它们的排列顺序变成水、空、水、空、水、空。”
看起来似乎有点困难,正确方法是“拿起第二个杯子,将杯中的水倒进第五个杯子中,再放回原处。”知道答案后,很多人都会恍然大悟,认为它其实很简单,但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想到呢?这就牵涉到我们思考的框框问题。当我们在思考时,常会将重心或焦点放在整体中的某个部分上,那就是一个框框。在这道题目里,大多数人的思考重心都会放在杯子上,因为题目说“移动一个杯子”,它成了一个难以突破的框框。其实,只要将焦点转移到水上,“移动一个杯子里的水”,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不要以为这只是博君一粲的思考游戏,在现实生活里派不上用场。大家都听过司马光小时候打破水缸救人的故事,他的“聪颖非凡”其实也是打破思考框框,转移焦点的结果。当有人溺水时,多数人想到的是“人”——如何将人从水中拉出来;但司马光却将焦点转移到“水”——如何让水流出来,结果,他不仅救人一命,而且还博得聪明的声誉。
另有一个关于思考的故事说,有一个老奶奶一边织毛衣、一边照顾她刚刚学会爬行的小孙女,好奇而又好动的小孙女一直爬过来玩毛线球,让老奶奶不堪其扰。于是,像大多数人一样,老奶奶将小孙女抱进她特大号的婴儿床里。但小孙女觉得行动受到限制,又抓着婴儿床的护栏哭闹不休,吵得老奶奶心烦意乱,不知如何是好。老祖父在一旁看了,对老奶奶说:“你不会将小孙女抱出来,自己到婴儿床里织毛线吗?”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只要将我们平常的思路“小孙女在婴儿床内玩耍,老奶奶在婴儿床外织毛线”颠倒过来,变成“老奶奶在婴儿床内织毛线,小孙女在婴儿床外玩耍”,就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妙法。
这种对惯常思考模式的颠覆,当然也不只是用来说故事而已,有很多创新用的其实都是这种方法。譬如野生动物园这种新花样,就是来自对传统动物园的颠覆或逆向思考,传统动物园是“动物被关在小笼子里,人在笼子外面”,而野生动物园则刚好颠倒,是“人被关在小笼子(车子)里,动物在笼子外面”。
要想创新,就要先有创意思考,而所谓创意思考,通常也被称为“箱子外思考”,箱子就是框框,我们只有跳出惯有的、僵硬的思考框框,颠之倒之,转之换之,才能“不同凡想”,有所创新,就像专研创意思考的狄伯诺说的:“创造就是打破既有的型态,用不同的方式来观照事物。”
(2005年,收录於《解放思维:挖掘你创造性潜能的80种方法》一书,新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