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笔记新观:情色图谱】妇女如何向孔子与耶稣求子?

(2008-01-22 08:15:45)
标签:

人文╱历史

文化

两性话题

分类: 笔记新观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夫妻结婚数年后若还无法传宗接代,就会面临很大的压力。在过去,通常由妻子到寺庙里求神拜佛,希望神佛显灵,让她“早生麟儿”,而佛道两教在这方面也都善体人意,佛教的“送子观音”和道教的“注生娘娘”可以说就是为了满足信徒的需求而产生的。有没有效是另一回事,但这种宗教寄托却能提供很大的心灵慰藉;若再无法生育,也只能说是“天意”。

 

  不过有人对这种“天意”不满意,还想继续祈求。既然“送子观音”和“注生娘娘”两位女神不灵,那就不如改向男神祈求(女信徒向男神“求子”显得更“顺理成章”),而端坐在孔庙里的至圣先师孔子就成了被觊觎的对象,如果因此而生个能中状元的儿子,那更是“一举两得”。在唐人封演的《封氏闻见记》里,就有一则记载说:“流俗妇人多于孔庙祈子,殊为亵猥,有露形登夫子之榻者。”很显然,“向孔子求子”已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它与向女神求子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文中所说的“亵猥”,指的显然是裸露下体(露形),希望孔老夫子“垂爱”的意思。

 

  卫道人士看了可能会怒发冲冠──为了求子而搞出这种名堂,实在是斯文扫地!侮辱圣贤,莫此为甚!但在脑充血之前,且先看下面这则西方的求子奇闻:在中古世纪查特瑞斯(Chartres)有一座圣坛,声称保有耶苏基督行过割礼后所留下的圣包皮(HoIy prepuce,当时欧洲最少有十二个地方声称保有耶苏的包皮,显然是抢手货),而据称耶稣包皮的“灵力”能使看到它的不孕妇女“受孕”。因此,有不少妇女为了求子,千里迢迢来到查特瑞斯的圣坛,“深情款款”地注视耶苏的包皮。

 

  为了满足世人的求子渴望,做为东西方道德象征的孔子和耶苏同时“蒙难”,都被搞得灰头土脸。我们能说什么呢?也许我们该说这就是活泼火红的庶民文化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