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庄子现在式 |
听一个中文系的教授说,学校发配了一部电脑给他,但都是研究生在用,他可从来没「碰」过。电脑是「机事」,所谓「有机事而后有机心」,教授朋友文采风流、天真烂漫、毫无心机,我很了解他的心意。
不久前,一件意外的差事突然落到头上来:我必须负责公司网站的设立。虽然用电脑写作和编书多年,但要我设立一个中等规模的网站(内页五百多页),简直就像要六十岁老婆生头胎,不过我还是愉快上路,先每天花一两个小时上网浏览,三教九流都看,中英繁简兼修,有的网站还逐层搜寻,深入敌后。
然后找了几家架设网站的公司来交换意见,比价杀价(委外建置),在大致有了个谱后,我竟迷上了网络,天天上网「观摩」,看看别人怎么在网络上创造「商机」,闲居多年而日渐冷却的一颗心竟又开始滚热起来,经常在电脑前伏案思索算计,真是「有机事而后有机心」啊,于是我想起了那位教授朋友,还有庄子。
一时好奇,上网搜寻,发现google网上跟庄子有关的网页共有一、八五六、○○○笔,琳琅满目,若只打印相关的,装订成书,恐怕比《庄子》一书要多出好几百倍。这大概是两千多年前的庄子作梦也想不到的吧?
《庄子'天地篇》有一个故事说:子贡路过汉阴时,看到一个灌园叟来回地抱瓮到井里提水灌园,甚为辛苦,他向灌园叟介绍一种利用杠杆原理省力的机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灌园叟听了,却鄙夷地说:「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子贡听了,为之惭愧失色。
历来读庄解庄的人,大抵都赞同灌园叟的见解,认为那是一种「自然真朴」的可贵思想。但我们是否受到古人的洗脑呢?为了不让自己对自己的网站「机事」感到「羞愧」,我适时地想起了李约瑟,李约瑟这个英国佬很欣赏庄子,但他在读到上一段时,却把注意力放在子贡所介绍的「桔槔」上头,而在《中国之科学与文明》的〈机械工程学篇〉里加以援引,并大大赞美一番,说「此可作为配重之水斗约于公元前五世纪用于中国之证据」。
严格说来,灌园叟其实是「故步自封」,难道他所入的「井」、所抱的「瓮」就不是人类为了省力而创造出来的「工艺」产品吗?自己惯用的工艺产品是「自然真朴」,新发明而自己不会用的工艺产品就是「机事机心」,如此「喜怒为用」,厚此而薄彼,实在让人怀疑他是否「无法接受新事物」?
我无意唐突庄子。其实,另一个喜欢庄子的西方科学家海森堡,对上述故事又有另一种「解法」,在《物理学家的自然观》里,海森堡说庄子所说的「神生不定」也许是「人类今日危机处境中最适当的描述之一」,但问题不是出在科技或工艺本身,而是来自它们的「飞速进展」,快得使我们「没有时间去适应新的生活条件」。
早已「纯白不备」的我,每天上网都「神生不定」,因为在 googl搜寻网站每次键入一个关键词,跑出来的都有几万笔甚至数十万笔,让人眼花撩乱,只能「挂一漏万」地浏览,遇到连结时间太慢的,立刻跳出。为了「适应新环境」,家中五台电脑已改装宽带,但这只是指「现役」中的电脑而已。说来惊人,为了赶上时代,不到十年之间,家中前后竟已买了十多部电脑。虽然我只接收儿子「淘汰」下来的电脑,但也换了三部;有些软件只用了一次,却已经落伍,而必须再学新软件。这大概就是海森堡的意思,或是庄子那个故事在网络时代的新解吧!
有一点该感到惭愧的是,我在构思公司的网站时,如何让网友眼花撩乱,「神生不定」,竟也是我的目标之一。庄子啊!庄子,您就不必对我皱眉,继续在九泉之下安然地作您的蝴蝶梦吧!顺便告诉您老人家,在googl网上跟「蝴蝶」相关的网页共有二四、八二一、○○○笔,真是扰人清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