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山》之后的《二次曝光》

标签:
电影二次曝光范冰冰悬疑影评 |
分类: show |
(其实真没必要以欣赏欧美电影的水准来要求中国电影,鉴于我国国情和我国人群注定这样是没有用的,因为你要求不到,只能以中国现有的整体水平去评断一部中国电影的好与不好)
李玉继《观音山》之后再度携手范冰冰合作了《二次曝光》。在《观音山》之前她们还有一部《苹果》。在选女主角上,我觉得她是很有眼光的。并且她懂得最美的范冰冰应该如何呈现。我不得不承认范冰冰真的很漂亮,再综合她的演技和她的明星气场,她绝对可以堪称大陆年轻女演员里的一线。虽然她拍过很多时尚大片儿,但是我还是喜欢看李玉电影中的她(时尚大片儿的千篇一律其实将她庸俗化了),没有浓重的眼妆,清晰的一抹红唇,白玉般的肤色,只有这样的她,才是最美丽的。接近天然的面孔,任何人都模仿不来。因为那是她独有的,也是天生的。范冰冰永远只有一个。我不是她的脑残粉,但我实在忍不住要夸她一番。她的演技也不见得就有多神入化,不管她有多少负面新闻或者在现实生活中有多么讨人厌,我真觉得她不当明星就太可惜了,在我心里她的综合指数还是很高的。没化大浓妆的范冰冰很适合演李玉的稍带小文艺范儿的电影。凡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或许她们都不是最强的,但是联手却可以帮助彼此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曾经看《观音山》就感觉这电影还不错。那个时候我就觉得李玉还比较会选角。选角对于一部电影也相当重要。范冰冰、陈柏霖、张艾嘉,都很到位的演绎了这部电影。尤其是张艾嘉的表演让我印象深刻。但是在《二次曝光》里,我就觉得李玉在选角上还是差点儿意思。女主角选对了,而男主角和女配角都太不搭调了。冯绍峰和霍思燕这种彻底商业型花瓶演员应该出现在一些国产泡沫剧中。或许李玉是希望这种红极一时的明星效应能吸引众多脑残粉对此片的关注,如果真是这样也是可以理解的。导演要靠电影赚钱就必须使用商业的手段。但是冯绍峰和霍思燕的出现确实让我在对此片的第一印象上拉低了档次(顺便说一下,霍思燕在这部电影里把她那不太好的完全要靠PS的皮肤赤裸裸的展现了出来,而且她绝对的衬托了范冰冰的美,本来以前觉得霍思燕还算是大陆女演员里长得好看的,结果这一对比,还真是一只天鹅身边站着一只鸭子,这个比喻是有点残酷,但是你看完这部电影后就会发现事实还真就有这么残酷,谁让范冰冰那么耀眼呢)。在没看《二次曝光》的时候,我真心会有“这是一部国产商业烂片”的错觉,而且当时也不知道导演是李玉。看完以后我才知道,为什么这片子跟《观音山》的风格很像原来是因为导演是李玉。所以说,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看完这部电影的感觉挺好。所以,我对《二次曝光》不太满意的第一点,就是觉得选角真是差点儿意思。
第二个不太满意的地方,就是片中的少许电脑特效。这个实在是画蛇添足。不但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反而再一次起到了拉低电影档次的反效果。那一幕简直是太适合出现在亚洲的烂惊悚恐怖片里了。如果说没有欧美特效技术的支撑,一部中国大陆电影想要体现幻境是并不一定非要用到特效的。这样很牵强附会也很老鼠屎。因为不精美的特效刺激不了看惯了欧美大片的观众的高口味也不会让喜欢文艺片和纯悬疑片的观众感觉有那么点高级。奉劝中国导演以后还是在电影特效这块儿完全放弃吧。没有或许还真能稍显高级一些。一部大名鼎鼎的《画皮2》就足以证明中国靠电脑特效来博眼球的电影真的好低级。
第三个不太满意的地方,其实也不算特别不满意,只是确实少了点新创意。但从另一角度来看这又是有新意的。因为这部电影能让我一时想起多部曾看过的欧美著名悬疑惊悚片。如果我说出那些类似题材的电影名那绝对是严重的剧透。我还是说说吧,哈哈:我最先联想到的是《穆赫兰道》(整个叙事方式都有点像,但我觉得相比之下比《穆赫兰道》要好懂多了,可能这也是她考虑到要照顾到部分国人的智商所以不得不...),然后就是《谜情公寓》《孤儿》《捉迷藏》,甚至还让我想到了一部港片《妄想》。《二次曝光》并没有完全效仿这其中哪一部电影,而是综合了它们的部分剧情和感觉,再加上李玉自己的style,如此下来便完成了一部李玉式的中国大陆悬疑片。她这样的“抄袭”对于欧美悬疑片骨灰级影迷来说的确很明显,但是还是能忽悠下欧美悬疑片非骨灰级影迷。但是这样又会产生一个问题,部分欧美悬疑片非骨灰级影迷是不习惯于这种电影的方式的,他们多半会嚷嚷说看不懂浪费时间或者什么7788的说一堆。他们搞不懂那些悬疑片的惯用套路,所以当然不明白悬疑片的精髓所在。一部稍微成功点的悬疑片,必须要先让你在看的过程中脑内产生多个问号,观影途中要不停思考剧情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可能最终你还是有各种不理解,然后实际上答案已经在电影越往后处越逐步揭晓,但是你却需要在看完电影后再查阅各类影评分析或与其他人探讨才能理解其中的一些玄机。李玉运用了比较暗示的文艺路线(她这种暗示当然是做不到欧洲文艺片那么精良,但在国内来说还是不错了),没有以很直白的剧情和台词来阐述答案,我觉得结局还是比较具有开放性的,很多种想法都可以说得通,这也得由观众个人的想法来决定,所以这也是悬疑片的乐趣所在,你觉得是这样,我觉得是那样。抛开那些所谓的“抄袭”,《二次曝光》的悬疑气氛还是比较成功的。我倒是觉得她那些“抄袭”不让人讨厌,可以说好听点这是“借鉴”。也确实暂时还没发现中国大陆有哪个导演可以做到像她这样的“借鉴”。中国大陆的多数导演都抄得很低级。
《二次曝光》全程画面偏唯美和忧郁,这个主风格倒是掌握得很好。说真的,那点电脑特效实在是太煞风景了。商业脸勉勉强强还能说得过去,就是为了增加些关注度而已也没什么。我为什么觉得《观音山》比这个到位你也应该明白了,剧情虽然是两个路线,在剧情上没有可比性,但是《观音山》那个路线走得比较恰到好处,而这个还有明显的不足,本想给四星,内心还是过不去那坎儿,所以必须减一颗。当初《观音山》我还是给了四星的。
关于《二次曝光》的剧情,豆瓣上有很多强大的分析帝,我也就懒得详细解说了。不过我还是得说说我对结局的理解。我觉得女主角依然在幻,最终也没能回归到现实中。有网友说事实上在结局处她已经回归到现实世界了。我觉得没有。如果要我说出完整的理由那必须追溯到很多细节来互相讨论,我懒得逐个说。我还是要尽早上床睡觉的。不过我可以说两个最简单的标志。一是结局处的海市蜃楼。“海市蜃楼”总不用我解释了吧。我想导演运用了这个画面应该是需要观众去意会的(文艺片惯用手法),也就是一个对剧情的暗示。二是海报上那句简短的话。那也是一个很严重的剧透(个人认为如果还能隐晦一点会更好,当然了,这也可能是为了照顾部分国人的智商所以导演还是给了个不小的提示,所以我实在纳闷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看不懂啊,至少你也能懂个70%吧)——“幻觉世界,为所欲为”。所以这两点在我看来其实也就是答案的大方向。我并不喜欢那些毫无根据的分析和解说,天马行空的胡编乱造我不接受。不过这部片子的确不需要你来胡思乱想,它也是有很多内容在里面的。海报上那句话专门把“为所欲为”的“欲”字用了另一种颜色,也就是主要强调女主角的各种欲念。爱欲情欲性欲占有欲等,电影里都有体现。现实的错综复杂扭曲了她的心理,导致她之后得了精神病,也就是妄想症。妄想症带她进入了幻觉世界,她便在这里肆无忌惮的意淫与自欺。
贴一个豆瓣影评: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594868/
今天鬼使神差的在它和《太极》中选择了它。最终很庆幸选了天然水晶般的范冰冰而没选人造玻璃般的假脸女。怎么着都不想看《太极》。没一张有兴趣的脸。而且现在对古装电影越来越没兴趣了。
(呃,记错了~《观音山》我只给了三星......我这记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