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人想要完美,心中就必须有一只《黑天鹅》

(2011-01-08 18:55:37)
标签:

黑天鹅

black

swan

欧美

电影

文艺片

诡异

影评

艺术

海报

娱乐

分类: show

《黑天鹅》是我在早阵子看的一部片子。一直想写一篇儿,却总是没来得及写。

 

女人想要完美,心中就必须有一只《黑天鹅》

 

女人想要完美,心中就必须有一只《黑天鹅》

 

女人想要完美,心中就必须有一只《黑天鹅》

 

首先,海报很美。俨然就是一系列的视觉摄影大片儿和平面设计类作品。美轮美奂。黑白红的搭配,诡异又张扬。其次,这绝对是一部非常适合艺术爱好者去看的电影,也就是所谓的“文艺片”吧。从演员的人物形象到故事背景,就很深刻的表达了:从事艺术类行业的人,多少都有点......疯。这样的疯,非常好。不疯就达不到境界,就不会有造诣。我就一直觉得那种性格特艺术范儿的人都是敢作敢为的玩儿命之徒。说真的,身边要是少了种人,生活都觉得缺少精彩。所以我总是很难想象那种学文理科的人,他们的精神世界到底是怎样的,每天的话题都是在讨论些什么。文科的应该还好点儿。学理科的那注定是相处起来索然无味。所以说,熏陶是很重要的。所以以后我的儿子或者女儿,从小就要跟我学着听好歌看好电影,我不怕制造出一个小恶魔,就怕生个没情趣没爱好的糊涂蛋。

 

女人想要完美,心中就必须有一只《黑天鹅》

 

女人想要完美,心中就必须有一只《黑天鹅》

 

女人想要完美,心中就必须有一只《黑天鹅》


女人想要完美,心中就必须有一只《黑天鹅》


女人想要完美,心中就必须有一只《黑天鹅》


女人想要完美,心中就必须有一只《黑天鹅》

 

女人想要完美,心中就必须有一只《黑天鹅》

 

白色代表着天真,纯洁,神圣。黑色代表着邪恶,诱惑,神秘。对于黑色和白色,我总是会觉得黑色比较好看。不论什么东西。如果一定要在黑色和白色之间做选择,我永远都会选择黑色。白色总是容易沾染瑕疵,虽然第一眼看着很干净,但是之后会变得越来越脏。而黑色即使有瑕疵你也看不出来。随便擦一擦,你会觉得它一直都很干净。

 

电影开场让我回忆起很小的时候妈妈带我在剧院里看过一次天鹅湖的芭蕾舞表演。一群“白天鹅”和一只“黑天鹅”,还有一个面目狰狞的男人。妈妈告诉我,黑天鹅跟那个男的是坏蛋,白天鹅中有一只是公主。但我一直觉得,黑天鹅比较美。因为只有她一个人是穿的黑色的芭蕾舞裙。很容易被注意到。这就是来自邪恶的力量。白天鹅就成了实实在在的陪衬。而所谓的公主也被众多白天鹅埋没其中。因为她们都是穿的白色的芭蕾舞裙,看着看着便弄不清楚究竟哪一个才是天鹅公主。

 

电影前面很平淡很平淡。所以想看这个电影的朋友们一定要具备良好的耐心。因为所谓的“文艺片儿”就是这种感觉。

 

女主角是一个柔弱怯懦小心眼不自信的芭蕾舞者。为了争取到《天鹅湖》黑天鹅和白天鹅的演出机会几乎是把自己整得心力交瘁加心理变态(这就是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欲望......)。总监一直说她把白天鹅诠释得非常好,但是在表演黑天鹅的时候,总觉得还差那么点儿东东,并且给了她一些小小的启发。来自各方的压力让她产生了很多幻觉。小心眼和不自信激发了她在产生幻觉后邪恶残忍的那一面。想成为完美的天鹅皇后,不光要有白天鹅的纯洁,还要同时拥有黑天鹅的邪恶,而要把这种邪恶释放出来付出的代价可想而知。也就在这种情况的折磨和暗示下,她终于将黑天鹅演绎到精彩绝伦。勇敢,大胆,充满无限的诱惑力,这才是黑天鹅的作风。黑天鹅最后的完美演出简直惊艳到不行,让人血脉喷张。并且,女主角自己也通过黑天鹅这个角色得到了自我的强烈释放。“我感受到了,感到了......完美。”一段用走火入魔来成就的完美,亦真亦假、亦实亦幻。

 

影片从始至终都弥漫着黑暗的色调,很压抑,惊悚我倒觉得未必。可能是我本人对“惊悚”已经百毒不侵了。所以惊悚得没到一定程度的,我都感觉不到惊悚......在影片开头有一处,女主角看到了一个穿黑衣的酷似自己的女人在自己面前经过,并且对她很诡异的一笑,仿佛认识她似的。让她很惊讶。其实我一直觉得这个情节在暗示女主角应该多多少少患有那么一点精神分裂。她隐约的看到了另一个自己,可是她又不大明白这是为什么,而且她一直觉得她并不认识那个“她”。

 

刚在豆瓣上看到有个人对此片做的一个很搞笑的评论:妈说:别自摸。哥说:要自摸。妹说:我帮你摸。鸟说:变鸟人摸更好。女主:我磨皮、拉拉、再变鸟、最后直接自己戳。“谁能比我惨!” 哈哈哈哈哈......

 

——————————————————————————————————————————————

 

(摘抄一段豆瓣上的影评,我觉得写得很好,很是欣赏,于是贴上来)

 

你毒牙般的辞藻令人望而生畏
我却在它们背后看到一个受苦的灵魂
    
如在炼狱中煎熬
到处是烧红的铁与滚烫的岩浆
你在肉体的狂欢中寻找天堂的美
虔诚的心躲在角落里悲泣
    
你的双眼是盛酒的杯盏
合着血泪你将这辛辣的液体饮尽
醉里享有无上荣光
醒后复又惆怅徘徊
    
爱情终归是梦幻泡影
美人总会成一具尸身
挂着邪恶之名的天真花朵
诗人啊,你过于热烈的心是你最大的罪名
  
  ——【法】波德莱尔 《恶之花》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朵冶艳怒放的恶之花

 

恶之花。如此曼妙冶艳。 

善与恶。
  
传统的中国式教育使得人们不懈地追求万物之『善』。追求『好』的,几乎对我们而言是理所当然的事。做学生,上某个好学校,考到傲人的分数,分数绝对要向尖子生看齐,而那些吊车尾就千万不能近墨者黑。因为这理所当然。做事业,寻求赚钱的职位,晋升到主管,或是考上公务员求安稳顺便背地里在微博上转发指责制度的帖子就满足。因为这理所当然。因为追求人们心目中的『好』,就是理所当然的事。然后。没有人曾对我们耐心细致地谈论万物之『恶』。我们追求『善』,同时远避『恶』。这才是理所当然的事。
  
可是人们错了。善恶原本一体。正如天地共存于混沌之中。亦如日月轮回交替一样。过分单一地注重于『善』,那么人则会逐渐变弱,最终不堪一击。做学生,不光上好学校,要上对的学校,即便没有达到世俗衡量的『好』,但只要适合个人,那便是好选择。每个人都说某尖子生分数有多好,却不说这个人厉害的是什么,而弱点又是什么;因为人们都习惯于创造一个神话般的角色,令自己觉得是不可超越的,来使自己甘心地臣服,疲于超越。
  
人们似乎习惯于单方面无限放大『善』,或是无限放大『恶』。

 

当王子选错了公主
  
电影情节可以简单的归纳为芭蕾舞《天鹅湖》的『排练全过程』。从前一代天鹅公主的退下,到新一代女主角的选拔。在焦虑和挣扎间,在茫然和疑惑间,总监最终选择了Nina出演天鹅公主。

拥有一个因为意外怀孕而放弃了自己舞蹈生涯的前芭蕾舞演员的母亲,Nina承担的比其他人更多的压力去争取到梦寐以求的角色。所以,在家中小小的空间里,陈列镜子和钢琴还有腾出来的空地,为的是让Nina能更多利用私人时间去练习,成为第一。因此,当她感觉到选拔失利而女主角可能他人所得时,她激动,她失落,她歇斯底里地奋力练习。去耗费自己所有的力量。当她去恳求总监告诉他自己有多刻苦甚至已经准备充分时。她得到的,是一个侵略而莽鲁的吻。也因为这一吻。掌握选角大权的王子最终选择了她成为夺目耀眼的公主。
  
公主也许是别人。Nina知道。就如同《天鹅湖》里的代表纯真白天鹅奥杰塔(Одета)和伪装成奥杰塔的黑天鹅,代表神秘与邪恶的奥吉利亚(Одилия)一样。如同正式公布前的传言,公主的角色也许是另一个女生。但是王子最终选择了她。而她。Nina。已经不知道自己究竟是那个本该拥有幸福的奥杰塔还是夺人所爱的奥吉利亚了。
  
选拔会时,总监告诉Nina,她出色的能力,可以很好地展现白天鹅的角色予观众,但若要同时演绎黑天鹅,Nina仍有一定的进步空间。而在随后密集辛苦的排练过程里,Nina的身心都被角色煎熬。源自母亲的期望,自己的要求,和总监的期许所带来的压力,让她一次次地陷入疯狂而无意识的自虐当中。她头脑中的清醒被不断地吞噬,她的精神一步步地瓦解。因为她从一个自身生活简单到乏味内心单纯到稍显无知的俨然是白天鹅的代表,一次次碰撞于蜕变之后,最终挖掘出自己内心属于黑天鹅的一面。这样的蜕变这样的化蛹成蝶的过程,造就了她,也毁了她。
  
到最后,『天鹅公主』已经不是原本的Nina,而Nina,也不再是属善的那个『公主』了。当王子选错了公主。他的一吻,迷乱了情节。公主的角色因此诞生,而角色的真实自我也因此毁灭。

 

在欲望超越一切的时候
  
一个人追求梦想并最终实现愿望,和一个人追求梦想但最终自我毁灭的区别是:前者羡慕他人却不妒忌,后者的憎恨想夺去他人所有。所以,当欲望超越一切的时候,会有奇迹出现,亦会有悲剧产生。
  
退下的前任天鹅公主,在Nina作为新天鹅公主被介绍给公众的酒会上,目光如针,痛恨地扎向新人。一个人目光中流露出的失意,并不能掩盖她自身散发出来的时光沉积历练出来的韵味。但倘若一个人的眼里只剩恨意,只看得见猛烈的怒火灼烧,那一刹那,芭蕾陶冶出来的优雅情调便荡然无存。也许是黑白天鹅并存于她心中,在退幕之后,她内心汹涌的愤恨不平,刹那间淹没了她的理智,也因此让她遭遇车祸,此生惨淡。
  
而Nina。饰演黑天鹅对她的挑战就是让欲望超越一切。母亲因爱恋带来的意外插曲而终结舞蹈生涯,成为了一位芭蕾未来之星的母亲和督促者。因此,她以自身经验为训,严厉监督Nina的生活圈。每每接到的电话,必然是母亲打来的。而一个成年女子的房间里,却布置得如同涉世未深的少女般。当总监问她是否有过恋爱,她搪塞地一笔带过,说有几回但交情不深。
  
芭蕾舞者是艺术家。而艺术家对艺术的最深刻的领略来源于自身经历。演绎《天鹅湖》,一个为爱而牺牲为爱而疯狂的故事,如果舞者自身都没有经历过一场疯狂而深刻的爱,又岂能领略到白天鹅奥杰塔因王子错选了假扮成自己的他人的痛心疾首和绝望的爱呢?如果她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个人,能让她牵心挂念,能让她焦虑不安,能让她伤心失落,能让她为之一笑,甚至能让她去不满去嫉妒,那么,她怎么能理解故事的结局,王子和白天鹅为追求真爱而生死与共的真挚与悲壮呢?

Nina什么都不懂。因为,在她母亲的调教监控下,她没有放肆过没有放一搏过。总监开导她,问她是否有过性经验。她更是尴尬和失措。她过得如此小心拘谨,身边没有男性存在,父爱缺失。她自身缺乏吸引异性的荷尔蒙。所以,总监教她以自慰的形式去感受性,去挣脱她内心的枷锁,以肉体欲望去超越她的精神束缚。当她做到的时候。她的黑天鹅,就比以前要更传神了。因为此刻,她内心深处的那朵恶之花,开始汲取养分,含苞待放。
  

你是世界上的另一个我
  
当Nina突破了圣女贞德般的内心禁锢,开始接触到性欲,她也一步步地揭开自己内心的『恶』。她触碰到内心的妒忌于憎恶。Nina惧怕表现亮眼的舞者和总监发生关系,抗拒她成为自己表演的代替人,见到她穿上tutu临时代替自己排演时,愤怒顿时涌没理智,甚至在最后演出时,幻觉见她要与自己抢夺角色,甚至歇斯底里引发血光之灾。她从那个循规遵矩的顺从者,一步步地触碰到自己内心所隐藏的激烈的阴暗面,然后撕裂结痂,直击心中的真『恶』,并与之反抗。
  
慢慢的,她从镜子里看到幻觉,看到另一个自己露出诡异的笑容并自虐。她,看到了另一个自己。
  
心理学上说,这种现象叫做二重身。这样的人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看见自己,但他们往往都有很严重的心理疾病,最终都以死亡告终。有时候二重身会提供一些很有价值的预言和警告,但亦有二重身现体杀死本体的事件出现。所以,当二重身一开始出现,Nina的生活开始陷入混乱,伤痕和血迹都预示着警告,警醒着Nina要学会去释放压力,且要控制她的『恶』的接触。

她一次次的躲避,一次次的忽视,因此到了最后,二重身造成了她严重的错觉与精神迷离,她心中的『恶』在上台展现黑天鹅之前的那一刹那彻底爆发。她的幻觉让她彻底失去了自我:欲望带来的憎恨让她以为别人要抢夺她的角色,而因此,当她看不清自己,看不见『Nina』,彻底化身为黑天鹅时,她的内心,被彻底的摧毁了。
  
你是世界上的另一个我。你是我所不敢面对的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