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music,some movies.

标签:
radiohead电台司令蝴蝶效应恐怖休息站残虐你娱乐我休闲杂谈娱乐 |
分类: show |
radiohead(电台司令)的歌我最近才开始听。几年前略微的听过。那时候的我还处于疯狂聆听主流音乐的那种状态里。追逐的就是christina aguilera、linkin park、avril lavigne、eminem、sum 41等等。所以当时听radiohead感觉不对味,欣赏不来这种风格。觉得那不是我想要的。现在的我很喜欢这样的音乐。不是那些陈词滥调,也没有华丽的音效,也不是平淡得毫无韵味。他就是有他的独特之处。听着舒服,意犹未尽。
稍微的推荐一下,他们的这张精选,我最近在听的:
这两天狂看恐怖片。我发现只有恐怖片才能勾起我的好奇心。什么文艺片喜剧片我都提不起兴趣。为什么?因为发生在恐怖片里的情景是永远无法出现在我身边的。所以我才好奇。我就想看看那些我这辈子都无法亲眼目睹的事情。我最喜欢看的就是当脆弱的人类陷入困境时的种种。比如一些人性的弱点。毫无保留的在困境的压抑下暴露。反映得最多的就是自私。但同时也反映了一些人脑子很灵活,很有智慧,也很勇敢,懂得如何求生,如何面对和解决困难,而不是乖乖等死。这两天看的几部片:
第一个是《蝴蝶效应3:启示》。蝴蝶效应的由来,大家都可以上网百度一下,如果要通俗解释的话,就是目前一个极微小的误差,到将来会产生非常大的差异。蝴蝶效应( 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遥远的国家就可能造成一场飓风。前面很无聊,差点就不想看下去了。但我还是忍了忍看下去了。因为网上说3比2好看。以前看过2,觉得拍得超级烂。以为《蝴蝶效应》拍完2也就差不多了。没想到还出了3。可能好戏在后头吧。果真。我觉得此片精彩部分就在后面。结局很诡异。带有悬念。让人充满了遐想。所有的迷团,都在最后那个镜头中——小女孩那让人不寒而栗的笑。
第二个是《恐怖休息站》。我是直接在土豆网上在线看的。如果您也想在土豆上看,记得搜索的时候打“绝命休息站”才可以找到。我想或许这个片是带有一些宗教色彩的。中间有某些诡异的人老提到“上帝”这个字眼,然后因为里面死扣一个中心。就是——做错事情是必须要受到惩罚的。是啊,我很赞同这个观点。我基本上不会有“做错事情能侥幸逃脱惩罚”的心理。就像我在孩童的时候,做了错事总会被爸爸妈妈教训。轻则骂,重则打。而我也会诚恳的认错,不会撒谎。而片中人可能在被惩罚之前永远也想不到自己究竟犯了什么大错特错,会在之后受到如此痛苦的折磨,但是在被惩罚以后才后悔莫及。可为时已晚。为什么当初就不能安分点呢???
第三个是《恐怖休息站2:别回头》。剧情紧接第一部。这两部都很血腥很暴力很畸形。只有在深夜里看这种片,我才不会打瞌睡。细胞是跳跃的,神经是振奋的。我十分享受这样的感觉。而且我偏偏就要挑在深夜看。既然是要享受恐怖片,就要拼命营造那种氛围。就好比去西餐厅用餐。柔和昏暗的烛光和浪漫抒情的蓝调爵士乐才跟西餐厅够搭。你才会感觉到你所想要的罗曼蒂克。如果搭配强烈刺眼的白炽灯和愤怒疯狂的摇滚乐,我想你百分之两百感受不到罗曼蒂克。
第四个是《残虐你,娱乐我》。不否认,这个片首先吸引我的就是它的海报和名字。我很喜欢这张海报。神秘,变态,又有那么一丝诙谐。看完这个片子以后,发现确实是这样。有一小段很恶搞。哈哈,我当时都惊了。他真会骗人。如果我也能有一套这样的小丑面具与衣服该多好。恐怖片历来少不了美色和虐待。大家对这些教条外的“低级”趣味是如此的兴致勃勃、馋涎欲滴。不知到底是需求还是迎合,总之,恐怖片的套路就是这样,杀人狂杀人、杀美丽的女人、囚禁她们并且折磨她们,在她们声嘶力竭的呼喊与求救中享受淋漓尽致的快感!作为观众,这个过程的感受绝对是刺激并奇妙的,这就是恐怖片的乐趣,远离危险和痛楚,却在氛围的营造中身临其境。
有兴趣的人可以去听听我推荐的音乐和电影,没兴趣的也谢谢观赏。
其实恐怖片和其他各种类型的电影一样,它有它想阐述和表达的真理,那些恐怖的场面只是一种表达方式而已,所有的所有,都不能只看表面。我们不能只是用眼睛在欣赏电影,而是要把脑子也一并用上。
我还发现电影中陷入困境的激动的人们总是喜欢不停的骂“FUCK
YOU”“SON OF BITCH”“MOTHER FUCKER”“FUCKING
SHIT”......诸如此类操B的话。哎~~~那种情况下操B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