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记录休闲生活教育西安新闻文化西方节日平安夜感悟随笔 |
分类: thinkthink |
今天才是正儿巴经的圣诞节。
可是圣诞节的气氛似乎还不如平安夜的来势凶猛。
中午看了西安台播的新闻。
市中心的人真是浩浩荡荡跟搞游行一样。
带面具的。带假发的。玩小花炮的。各式各样。
记者采访了两个外国游客。
记者问:请问你们在你们的国家是怎么过平安夜的?
游客一(慈祥的老奶奶):我们在家里过。我会跟我的孙子一起吃饭,讲故事。
游客二(年轻的男人):我们都在家里过。街上都没有人。
然后随着电视里播放的人潮拥挤的画面播音员开始了旁白:
外国游客都觉得中国人过圣诞节的方式让他们感觉很奇怪......
我无奈了。真丢人。我觉得这个新闻播得很有讽刺意义。
其实平安夜在西方来说是很神圣的一个夜晚。
顾名思义。平安。就是要过得平静安静。
本来就不属于中国的节日。
中国人也不去了解西方圣诞节的文化背景。
结果东施效颦乱搞一通。
在西方人眼里肯定中国人是很傻B的。
而且圣诞节根本就不是用来带面具的。
很多人还带面具。拜托!那是万圣节的事情好不好?......
平安夜(silent
Night),又称圣诞夜(Christmas
Eve),即圣诞前夕(12月24日),在大部份基督教社会是圣诞节日祝节日之一。但现在,由于中西文化的融合,已成为世界性的一个节日。
平安夜传统上是摆设圣诞树的日子,但随著圣诞节的庆祝活动提早开始进行,例如美国在感恩节后,不少圣诞树早在圣诞节前数星期已被摆设。届时,千千万万的欧美人风尘仆仆地赶回家中团聚。圣诞之夜必不可少的庆祝活动就是聚会。大多数欧美家庭成员团聚在家中,共进丰盛的晚餐,然后围坐在熊熊燃烧的火炉旁,弹琴唱歌,共叙天伦之乐;或者举办一个别开生面的化妆舞会,通宵达旦地庆祝圣诞夜是一个幸福、祥和、狂欢的平安夜、团圆夜。圣诞之夜,父母们会悄悄地给孩子们准备礼物放在长统袜里。
在英国,平安夜如在工作日,有时会被银行及贸易公司视为短日(下午休息)。
天主教的圣诞季节在平安夜开始。除非当日是星期日,(参看待降节),守夜的聚会据说是在12月24日早上。然而,在午夜前参加圣诞节的聚会是不被允许的。圣诞季节继续直至1月4日,如当日是星期六,则至1月5日,当
the Vigil of the 显现日 庆祝时。
传统上不少基督徒会在平安夜参与子夜弥撒或聚会,通常在世界各地的教堂内举行,以表示圣诞日的开始。一些教会则会在晚上较早时间举行烛光崇拜,通常会有耶稣降生故事的话剧表演,亦会享用大餐,一般会有火鸡或火腿作为主菜。德国的传统菜色则有烧鲤鱼。
圣诞节前夕也就是俗说的平安夜,当晚,全家人会团聚在客厅中,围绕在圣诞树旁唱圣诞歌曲,互相交换礼物,彼此分享一年来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表达内心的祝福及爱。在这天晚上都会看到一群可爱的小男生或小女生,手拿诗歌弹着吉他,一家一家的唱着诗歌报佳音。到底佳音队这种节日活动是怎么来的呢?
耶稣诞生的那一晚,一在旷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听见有声音自天上传来,向他们报耶稣降生的好消息。根据圣经记载,耶稣来是要作世人的王,因此天使便透过这些牧羊人把消息传给更多的人知道。
后来人们就效仿天使,在平安夜的晚上到处报人传讲耶稣降生的消息,直到今日,报佳音已经变成圣诞节不可缺少的一个节目。
通常佳音队是由大约二十名青年人,加上一备装扮成天使的小女孩和一位圣诞老人组成。在平安夜晚上大约是九点过后,开始一家一家的去报佳音。每当佳音队去到一个家庭时,先会唱几首大家都熟悉的圣诞歌曲,然后再由小女孩念出圣经的话语让该户人家知道今夜是耶稣降生的日子,过后大家一起祷告再唱一两首诗歌,再由慷慨大方的圣诞老人派送圣诞礼物给那个家庭中的小厅子,整个报佳音的过程就完成了!
整个报佳音的活动大约要持续到第二天凌晨四点左右才结束。
圣诞夜的高潮是基督教堂在圣诞夜举行的活动。圣诞夜弥撒一般分为两次,晚上9~10点的一次对教众举行;另一次是子夜时分的大弥撒,这是圣诞夜的高潮。子夜大弥撒在午夜结束,此时,正好圣诞节来临,常常伴随着教堂的钟声,敲响了对世界的宽恕、祝福和欢乐、幸福。
PS:
万圣节又叫鬼节,在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传统的“鬼节”——万圣节。不过这一天的气氛却远不像它的名称那样让人听上去就“毛骨悚然”。每当万圣节到来,孩子们都会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着一盏“杰克灯”走家窜户,向大人们索要节日的礼物。万圣节最广为人知的象征也正是这两样——奇异的“杰克灯”和“不请吃就捣乱”的恶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