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wbr>《电影世界》2007年12月上(影评节选) [电影] <wbr>《电影世界》2007年12月上(影评节选)](//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电影] <wbr>《电影世界》2007年12月上(影评节选) [电影] <wbr>《电影世界》2007年12月上(影评节选)](//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电影世界》2007年12月上
(影评节选,作者系多人)
希腊悲剧般的高质量故事
《在魔鬼知道你死前》Before the Devil Knows You're
Dead
导演:西德尼·吕美特
出品:美国
2007
★★★★
多年来,跨越各类型创作并没有改变吕美特纽约电影人的本色,那是政见、气质乃至艺术良心的坚持使然,谦逊朴素的作风渗透在他的导演风格里,而这部新作,据说是个具有“希腊悲剧规格的高质量故事,流光溢彩的剧本宛如宫殿里陈列的奢侈品!”我们也没有理由怀疑。在50年的电影生涯里,吕美特总共拍了44部故事片,当年为他赢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的《十二怒汉》现在也有了翻版,而他的新作,这部“令人震撼”的犯罪片足以让那些正当年的导演们自愧不如,《基督教科学箴言报》高调的赞扬是这么说的:“《在恶魔知道你死前》不仅是吕美特导演生涯的最高杰作,更是十年来最优秀的美国电影!”……
赫尔措格的一贯主题
《重见天日》Rescue
Dawn
导演:维尔纳·赫尔佐格
出品:美国
2006
★★★☆
赫尔措格显然比他同时代的那些知名导演都更有资格讲这个故事:丛林中一个富有理想主义色彩的白人,一个肉体上的囚徒,一个在精神上保持高贵姿态的福音传播者,在一群持怀疑论态度的同伴当中,在一群随时可能带来屠杀的野蛮人中间,高高举起自由的火把;克里斯汀·贝尔也显然比其他那些知名演员更有资格成为这个白人,他已经不止一次为了电影虐待自己(上次是悬疑惊悚片《机械师》)。虽然越战是个醒目背景,但赫尔措格的目的显然不是反战,所以这绝不是《现代启示录》、《野战排》或《全金属外壳》的续貂之作,赫尔措格并没有偏离自己一贯的主题,白人疯子的主题……
从墨西哥城到墨西哥州
《交易》Trade
导演:马可·科因茨沛恩纳
出品:美国
2007
★★★☆
这部由美国人拍摄的墨西哥韵味电影,则在某种程度上充满镜头的诗意,残酷的诗意。影片前半部的墨西哥部分血性十足,具有西部惊险片和巴西电影《上帝之城》似的紧张节奏和剧情张力,后半部场景从墨西哥转入美国境内,节奏则适时地放慢,情绪也逐步陷入悲情基调,反思基调。尽管如此(这种转变是有道理的),我个人还是更欣赏故事的前半部,这不仅因为在那里镜头更自由、潇洒和情绪饱满,美国部分,尽管故事编织紧凑有力,但明显具有虚构成分,看上去不那么动人。这是近期反映色情犯罪最严肃的电影,片中扮演男孩的演员,是我今年看到最棒的一张银幕新面孔……
空有性感撩人
《车库惊魂》P2
导演:法兰克·卡尔丰
出品:美国
2007
★★☆
很难想象,《高压电》、《隔山有眼》的导演亚历山大·阿甲居然写了这么一个低智剧本,而且构思也绝非独创,当年的《停车场夜惊魂》已经把这个空间的恐怖元素吸收殆尽。不过,这仍不失为一部性感撩人的惊悚电影,如果级别足够高,你简直就可以看到窥视、囚禁、SM等等一整套的色情电影惯用的伎俩!女主角瑞秋·尼科尔斯丰满的胸部和西蒙·雷诺兹冷峻的眼神,才是本片的最大卖点……
意大利移民油画
《金色大门》The Golden
Door
导演:艾曼纽尔·克里亚勒斯
出品:意大利、德国、法国 2006
★★★☆
非常神奇的电影,表现的是早期到达美国的意大利移民整个复杂、细致的“迁徙”过程,过程缓慢而笨拙,甚至粗鲁和愚蠢,看上去就像一大群动物初次到达伊甸园。关于移民的主题,很少有这样细致表现的电影,以外在的行为反观群体性的心理断裂,相当有功力,也相当考究。镜头里多次出现的“牛奶洗浴”这组超现实镜头,试图表现一种进入新世界之前的“净化”过程,这大大增强了这部电影的仪式感,也令影片的内涵更显丰富……
噱头十足的橡皮人神话
《贝奥武甫》Beowulf
导演:罗伯特·赞米吉斯
出品:美国
2007 ★★★
一部分人显然因为这部电影而疯狂了,他们觉得这部电影燃烧了他们大脑皮层关于视觉欲望的整个红海,他们的血液也因此沸腾,但另一些人却叫苦不迭,他们坚持认为这是一部缺少人气的“橡皮人电影”。罗伯特·赞米吉斯的技术革新已经逐步趋于走火入魔了,没完没了地搞起了技术革新,这真不像个他那种岁数的著名导演该干的事儿……
没有赢家的电影
《盲山》Blind
Mountain
导演:李杨 ★★★
网络一贯的批判倾向,在“《盲山》事件”上,显然烹制了过多超过事实的想象,大家自然地将讨论集中在了影片为公映而被迫修剪的那几个段落上,特别是结尾白雪梅因为“丈夫”殴打父亲而挥刀杀人,结果被判死刑这一“震撼收场”的“改动”上,但群情激奋并不能为影片加分。就像愤怒的村民因为他们认为正当的理由围攻解救警察一样,警察的执法固然狼狈而猥琐,村民的野蛮也固然有这某种令人尴尬的合理性,但没有什么错误可以轻易一笔勾销,原谅村民的暴怒,即原谅警察的孱弱。《盲山》并未设法避免制造这种道德和正义上的双重混淆,恰恰相反,它在整个叙事过程中,总是保持着令人怀疑的暧昧态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