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跟组日志-1

(2006-11-21 17:04:07)
分类: 纪录
2006年10月18日

    三天前的晚上我拿到剧本,一口气看完,感觉相当不错,刘仪伟重操旧业,写的这个剧本电影语感很好,台词聪明,主题尤其适合情节人节、春节档期。脑海中出现的成片,似乎不亚于《疯狂的石头》,当然,二者实际上并无可比性——宁浩几乎已经可以算是“第七代导演”,而《爱情呼叫转移》的导演张建亚,则是不折不扣的第五代元老,这两代人在电影的语言风格上,有着几乎截然不同的追求。张建亚算是中国当代电影的“黑色喜剧鼻祖”,虽然这几年的先锋尝试屡屡受挫,但《三毛从军记》、《王先生欲火焚身》等片风格化的喜剧叙事,却称得上是业界不折不扣的先行者,因此,由他来执掌这部成色不错的贺岁喜剧,还是相当令人期待。
    开拍新闻发布会明天才举行,但其实今天中午片子就已经正式开拍了。这个剧组规模不大,作风却严谨有序,看得出来,都是些经验丰富的幕后高人。第一场戏在北影厂生活区的一栋居民楼,只有一个简单的镜头:男主角徐峥(剧中的徐郎)和老婆翻脸后乘电梯下楼,在电梯口有段内心独白。
    中午十二点半,徐峥先到了,光头,西装,表情严峻,眼神从五公里外就能看出是个演员,和著名的春光灿烂猪八戒完全对不上号。五分钟后,张建亚导演也到了,相当精神的寸头,完全看不出是个1951年出生的第五代导演,现场指挥若定,游刃有余,有不怒自威的将帅之气。
    这个镜头拍了一个小时,除了徐峥和电梯里乱闪的灯,现场所有人都表情平静。
    下午三点,剧组转场到北影一条街,因为是夜戏,张导安排了几个机位后便暂时离开。在和摄影师沟通所需机位和画面效果的时候,我们第一次看到了导演手中厚厚的一摞分镜头草图,以前看过姜文导演拍《阳光灿烂的日子》时亲自勾画的分镜头草图,相比之下,张导的绘画水平,显然更胜一筹。
    张导离开前有人问夜戏几点开拍,张导笑着指天说了三个字:等丫黑。丫真的黑下来,是三个小时以后。
    晚上这场戏,讲的是徐峥第一次遭遇天使前在胡同里瞎转悠的情形,整体风格有点超现实,创意可参考《天使爱米丽》,一大堆箭头,将主人公引向命运的奇迹……
    可惜今天天使没来,今天没他的戏。
    刘仪伟就是那个天使。定装的那天我没赶上,据说刘天使的造型,只能用“好玩”两个字形容,我倒觉得,要是郭德纲肯在背上安两个雪白的小翅膀,会更像一个乐于搞恶作剧的糊涂天使。
    夜戏拍的有条不紊,甚有章法,除了时近深秋的寒冷,别无插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跟组日志-2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