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本山公鸡下蛋小品的讽刺内核

(2007-04-01 23:33:07)
标签:

赵本山

小品

文学

文化

随笔

分类: 语言与文学

   赵本山"公鸡下蛋"小品的讽刺内核

                                龙之心

    赵本山以小品《策划》,第九次夺得了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语言类节目金奖。实事求是的说,小品《策划》的剧本并不理想,它起码有两个大的软肋:一个是写作上比较粗糙,不像以往的赵本山所表演的剧本那样的精致,内容上不别致,语言上包袱也不很多、不大响;另一个是,自我跟风,就像《卖拐2》不如《卖拐1》,《卖拐3》又不如《卖拐2》一样,这个《白云黑土2》不如《白云黑土1》,而现在这个《白云黑土3》又不如《白云黑土2》,自我重复,每况愈下。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注意到《策划》这个小品有一个惹眼的亮点,这就是它对鲜明的现实性和尖锐的针对性。

    近几年,在我国的娱乐圈里,甚至在文学、艺术、体育界某些人里,接连出现了一些令人作呕的怪事、绯闻和丑闻。比如有人拍了新剧了、出了新碟了、印了新书了,或是有人默默无闻许久要重出江湖了,或是有人什么也不为就是不甘寂寞了,于是乎,或是由人策划,或是雇个写手,或是亲自出马,总之要制造个什么噱头,什么新闻奇闻,越是哗众取宠,越是离奇诡怪,就越是好。为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对此,人们早已经深恶痛绝,却又无可奈何。这回,赵本山的这个小品,对这个现象狠狠地刺了它一下子,让人出了一口恶气。所以,这是这个小品被人们认可的原因。

    下面,简略分析一下小品策划的讽刺内核,其中有的已经被人提及过了,这里再系统的梳理一下。

    娱乐圈的荒诞炒作。近年娱乐圈中一些恶意炒作,愈演愈烈。所谓炒作,就是把小事故意搞大,搞得轰轰烈烈。这里,首先要找一个炒作由头,这由头本身当然越大越离奇越好。“公鸡下蛋”,按小品里记者牛群的说法是“天大的奇事”,显然是不可能的,是荒唐的!但这个荒唐,却正是当今娱乐圈炒作事件的特征之一。有人为了炒作,故意制造耸人听闻和荒诞。而“公鸡下蛋”这种荒诞,就是对当前娱乐圈炒作特征的一个写照。

    娱乐圈的性丑闻。小品里赵本山说:“公鸡下蛋发生在咱家,那不等于跟别人说我怀孕了一个样”,还有鸡下蛋时的心理活动:“大公鸡怎么看?鸭子怎么看?大鹅怎么看?跟它好过的小母鸡怎么看?当公鸡孵出鸡仔后,别人管它叫啥?叫爸,叫妈,还是叫姑,叫大姨?”“它想啊,这以后在娱乐圈里,不,在鸡圈里还怎么混!”这几年娱乐圈里的不良新闻接二连三,混乱不堪。显然,这番话是对娱乐圈里的性绯闻等丑恶现象的一个暗示。

    娱乐圈与新闻狗仔队的勾结炒作。公鸡走了一圈,最后把蛋下到了狗窝里。“牛群:狗窝?是怎么发现的?”“ 宋丹丹:被狗仔队发现的呗。这下子,全屯的狗们,鸡们,鸭们全知道了!”那些臭名昭著的狗仔队,也就是某些娱乐圈记者从来像苍蝇逐臭一样地追随娱乐圈里的生活糗事和丑闻。娱乐明星们的炒作,是必然要借助于娱记的,娱记们是娱乐圈恶意炒作的执行者和推动者。

    名人博客。“宋丹丹:你想知道详情,请登录白云飘飘点博客点com。”去年一些名人纷纷开博,在博客上利用自己的名气进一步炒热自己。小品顺便刺了一下。

    名人签名。“宋丹丹:以前鸡走道,挺胸抬头,气宇轩昂;自打生了公鸡蛋,走道都改了,改这样了(开始模仿公鸡走道),鸡爪子可着劲儿地划,我一开始还没明白,研究了半天才缓过来神,人家那是在练签名呢。”这可不是暗示了,这是直接地尖刻地讽刺那些名人签名现象。宋丹丹的动作和语言,把那些热中于签名的人的自鸣得意和虚荣浅薄刻画得入木三分。

    名人假广告。宋丹丹的广告词:“下蛋的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还有编造的鸡蛋治病效果:“虽不能说包治百病,但效果就是不一样。很多老年人被脑溢血后遗症所困扰,俺家老伴去年得了脑溢血后遗症,过去他没吃公鸡蛋之前走道儿是这样的,吃完了之后,那家伙,再看,就成了这样。”但从赵本山的“配合”,我们看到,这是完全是无中生有。近年,名人们给医院、药品、保健品、食品、生活用品、地板、造林等大做广告,其中假广告几乎铺天盖地,使广大消费者因看名人的名气而上当。这不能不是一个值得猛力抨击的现象。

    正因为有以上这个讽刺内核,所以即使有些不足,但瑕不掩瑜,我们还是可以肯定这个“公鸡下蛋”的《策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