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史与文化 |
电视剧中的关东金王和历史上的韩边外
龙之心
近日,电视剧《关东金王》正在央视8频道热播。这是一部恢弘的关东人的创业故事和家族史。电视剧着力塑造了韩边外的艺术形象。他粗犷,坚定,嫉恶如仇,目光远大,不愧是个一代传奇式的豪杰。
历史上韩边外实有其人,韩边外名叫韩显琮(又作宪宗),字国瑞,号瑞臣,祖籍山东登州府文登县人。不过韩边外本人生在辽宁复州(现辽宁瓦房店)。以后他和他的弟弟随父亲到吉林九台沐石河。据载,韩边外是个文盲,年轻时是个二流子。他当过几天兵,后与弟弟种地。他嗜赌,多次输得精光,以至劳动时成年赤身露体。为逃赌债,他只身来到桦甸老金厂,在采金大把头马文良(一说李才)手下当金工,与几人拜把子,被称老疙瘩。以后他帮助马文良(李才)驱除了土匪梁才,成为继马文良之后的第三代总把头。这时他已40多岁。他从统领一千多采金者开始,逐步发展扩大,直到建立了一个韩氏王国。颠峰时,这个王国东西800多里,南北600来里,由桦甸伸展至磐石、敦化、蒙江(今靖宇)、安图、抚松。前后这个王国持续了80年。
从韩边外的故事开始至今,虽至今仅有约150年,时间不算太长。但由于史料并不太多(直接史料有桦甸桦树林子善林寺石碑、地方史志等),此外多为口耳相传,所以电视剧中有虚有实。
有火绳计灭匪之事,但无用迷药破犄角阵之事。
有马文良(一说李才,宋炮头的原型)“禅让”之事,无其临终镇稳乱局之事。
有金麻子(原型乌痔李),滋扰之事,无乌痔李与韩边外妻有纠葛之事。
有清军德英阿(德斯阿之原型)进剿之事,无德斯阿杀韩父之事。
有朝廷收买安抚之事,无诱捕之事。
有钦命大臣单骑私访之事,无其拒贿之事。
有设黑红棍惩治犯罪之事,但无韩边外用以自罚之事。
韩边外有弟,无其弟被土匪灭家之事。
至于应对官军“你来我走,你走我回”,安抚穷苦孤老,出兵助官兵“剿匪”等等,都是有的。
也就是说,这些事梗概则有,细节则无。而其他人物,如兰子、苗志鹏、黑塔等等故事,甚至人物都是艺术家的想象。当然,为了情节生动,塑造人物,在历史的大框之下有虚构,是正常的。
此外,还有几点值得一说。
韩边外的生年和卒年至今其说不一。《夹皮沟金矿史志》载,韩宪宗是1805—1885,80岁;.吉林省红石森工局史志是1813—1897,84岁,吉林市文史资料载是1819—1897,活79岁。网上电视剧《关东金王》介绍中一说1846年27岁,一说1854年42岁,同一篇文章就自相矛盾。不过比较可信的说法是,生于1819年,因黄疸病卒于1897年。
至于韩边外之称谓,“边外”是外号。清时在东北实行封禁政策,即修柳条篱笆和沟渠以为边界。韩氏王国在柳墙边界之外,韩氏在此称王,就称韩边外,以后他的孙子韩登举延续下来也叫韩边外。“边外”是地称,再转为人称,这也只能在韩氏称霸之后才有的。电视剧从一开头就管主人公叫韩边外,女主人公兰子思念他时冲井大喊:“韩边外”,那都应是十 几年以后的事。这些可能是为了故事主人公称呼的连贯,不用管它
韩边外的儿子韩寿文的确是个不成器的,而韩寿文的儿子韩登举则又是一代豪杰,他是抗日英雄、抗俄英雄,据报道,在现在的桦甸的韩边外纪念馆,载有1897年韩登举率7000人抗倭,归来仅剩16人的说法(现电视剧中说是500人,似更可信)。据传,韩寿文在应对韩边外批评他没出息时说:“我有两点比你强:你父不如我父,你子不如我子。”此妙语流传一时。
日本侵占东北以后,国难当头,韩氏家族日趋没落,债台高筑。曾一度是韩家掌门人的韩锦堂(韩登举之侄)最后穷困潦倒而死于地沟。想当年韩家之显赫,竟悬殊以至于此。
韩边外有三处宅第,一在桦甸夹皮沟,一在桦甸桦树林子,一在吉林市的原统领胡同。现桦树林子善林寺处尚存,电视剧即在此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