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久了,不愿照镜子,不敢照镜子。不想看到自己越来越呈现“老态”的脸:松弛的皮肤、下垂的眼眉、深深的皱纹,再无残存一丝青春痕迹,妥妥一张中年脸。
记忆中,还清晰地印刻着自己青年时代的模样,但岁月悄无声息而又令人惊骇地改变了容颜。对镜,心情总不是那么好。
也羡慕那些天生丽质、似有冻龄之术的人,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她们是不是花了许多金钱和时间在脸上。我既无钱,有时间也更想花在其他事情上面。
然而,有一些女人即使到了老年也很有气质,看上去,让人感觉老去似乎也并不那么可怕。如杨绛、叶嘉莹、傅莹……老年的优雅从何而来呢。
前些天参观了一个中法女科学家肖像展,在几十幅大尺寸肖像前驻足细看,竟看出一点名堂来——那些眼角爬着鱼尾纹的中年女科学家,要比年轻人更有滋味、更耐看!除了皱纹外,岁月还赐予她们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让她们看上去更有内涵、更有故事,自我更成熟,时光带去的人生积淀令她们看上去显得更为从容笃定;而那些三十岁左右的年轻女孩子,除了青春骄人外,似乎欠缺了点更有份量的东西。这个发现让我吃惊,也让我感到一丝宽慰,原来衰老的容颜不一定是减分项。
自然,我也比较了两个不同国家的女科学家肖像。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心理作用作祟,法国人似乎显得更自然随意一些(也许因为摄影师是法国人),她们的目光似乎也更深邃一些,仿佛无声地诉说着什么,又仿佛蕴含着无言的故事。而欣赏中国人肖像时,这种观感弱了许多。是因为不同人种的外貌差异所致,或是这背后有着什么深层次的原因,我不知道。
也许,我现在的年龄段是对容颜问题最为纠结的阶段吧,再过几年,大概就可以坦然接受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