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了《复活》

(2024-11-12 19:28:18)
分类: 我感故我在
      读《战争与和平》时,我就曾感慨过托尔斯泰笔下人物性格中“高贵”和“高尚”的成分,并且相信只有高尚的作者才能刻画出这样的人物形象。在读《复活》时,这种感受更为强烈。这是托翁晚年的巅峰之作。虽然40余万字的篇幅大约只有《战争与和平》的三分之一,但写作过程前后历时十年之久,显示出作家对此部作品的重视。他自己也曾谈到:“我以为,这是我所写的全部作品中最好的东西。”
      主人公聂赫留朵夫青年时代纯洁、热诚、真挚,怀揣对美好社会的理想追求,但几年上流社会奢华荒淫的贵族生活很快使他堕落了。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到青年时代恋爱过的女子,并且发现自己始乱终弃的卑鄙行为毁了她的一生,给她带去了深重的苦难,自此开始了精神的“复活”,颠覆了旧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成为了一个全新的人。
      我之所以觉得好看,是因为文中处处流露出对正义的思考,对人性中善良、同情、友爱、互助……的颂扬,对“人性”与“兽性”较量之真实的描写。作家通过聂赫留朵夫深刻的心理活动描写,细细解剖了一个人面对善恶抉择时的犹疑、纠结,更赞扬了人性胜过兽性的精神力量。
      正如他所写,在现实生活中,随波逐流、卑鄙无良的行为往往容易获得大众的欢迎和认可,而做正确的事往往招来他人侧目和讥笑。不思考对与错,缺乏追求和自我要求,这样的生活多么轻松;而在社会大染缸里,就这样轻轻松松、不知不觉地,会任由自己陷落其中。托翁认为这样是可耻的,尽管选择另一种生活要艰难得多。
      作家是这样看待罪犯的——他认为相当一部分罪犯,社会对他们犯的罪要远远大于他们对社会犯的罪,而且任何一个处于他们那种境地的人,几乎肯定要做出同样的行为。不得不承认他是对的。
      我由衷赞叹茨威格的文采、马尔克斯的想象力、雨果的刻骨铭心、莎士比亚的气度、伍尔夫的自由、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深刻、史铁生的通透、肖红的大气,但在这一切之上,令我尤为倾慕的,是托尔斯泰的高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