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智识生活

(2024-06-11 11:16:40)
      最近又抽空看了几期《十三邀》,有哲学家、科学家、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虽然有点不透彻不尽兴的感觉,但总的来说非常不错,是很特别而有吸引力的网络访谈节目。
      我看的这几期,都比较偏“严肃”,许老师和访谈对象们聊了许多宏大而有深度的话题,人生、社会、历史、文化、哲学……这些话题的节目竟能有一两百万的浏览量,让我有些吃惊。
      当今时代,人们似乎越来越没有兴致,或者说能力来讨论、思考和研究这些话题了。也许因为一切事物的节奏都变得飞快,而这些思考势必需要慢慢积淀、慢慢深入,因此二者之间日益割裂。另一方面,又如同许倬云老师讲的,可能现在的日子过的太舒服,问题的答案似乎又都是现成的,于是严肃的思考者越来越稀少。人们已经习惯于有需求即时得到满足、有问题即刻获得答案,长久的、对于深刻问题的苦苦思索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然而,相当一部分人,又不能满足于这些快餐式的答案,也有对于智识生活的需求。实际上,只是满足于每一天快快乐乐度过、不关心与实际生活无太大关系问题的人,一生很可能过得更开心、更幸福,少了许多烦恼和痛苦。然而,一旦对那些问题有了觉察,就不可能退回去不再想。
      我之所以喜欢看这几期节目,不仅因为他们在事业中取得的卓越成就令人敬佩,更重要的是我内心很佩服他们拥有丰富的智识生活。他们既是生活的参与者更是观察者,对世界和生命有着深入的洞察,对意义、趋势、规律……比普通人看得透彻了好几层,用大白话说,就是“活明白了”。我向往这样的状态,也许因为我还有太多困惑、疑虑、烦扰。从这一层来说,我实在对不起孔老夫子的断言
      不过,这些大人物们也说,“生活高于艺术,而非艺术高于生活”,“也追求生活过得有意思些”,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具象内容,也是他们所看重的。当许老师和钱理群先生在小区里溜达欣赏树叶时,许老师想通过树叶总结些大道理,但钱先生制止了他,而只是请他以纯粹之心来感受自然界的存在。这真是动人的一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拉萨行
后一篇:对比出的幸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