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教育,我们或是受制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三种教师培养起来的……一个学生,如果在他身上这三种不同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趋向同样的目的,他就会自己达到他的目标,而且生活的很有意义。这样的学生,才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是什么目标呢?它不是别的,它就是自然的目标。既然三种教育必须圆满配合,那么,我们就要使其他两种教育配合我们无法控制的那种教育。
由于被自然和人引到了相反的道理,由于在这些不同的推动力之间不得不形成分歧,所以,我们就从中采取一个混合的办法,然而这个办法使我们既不能达到这个目标,也不能达到那个目标。
由于她一首使他少受一些折磨,却在遥远的将来把多么多的灾难和危险积累在他身上,没有想到这种谨小慎微的做法是多么残酷,它将使幼小时期的娇弱继续延长,到成人时受不住种种劳苦。(说的是母亲对孩子过度关心,使孩子避免遭受自然风险)
遵循自然,跟着它给你画出的道路前进。它在继续不断地锻炼孩子;它用各种各样的考验来磨砺他们的性情;它教他们从小就知道什么是烦恼和痛苦。
孩子在室外受到自然给他的锻炼,这在你看来是倍加危险,可是相反,这是在分散危险,减少危险。
在童年时候使他少受一些痛苦,而结果却使他在达到有理智的年龄时遇到更多的痛苦,这个方法岂不愚蠢!
教给他一切的知识,却就是不教他认识他自己,不教他利用自己的长处,不教他如何生活和谋求自己的幸福。
我非但不小心谨慎地预防爱弥儿受什么伤,而且,要是他一点伤都不受,不尝一尝痛苦就长大的话,我反而会感到非常苦恼。
你们当中,谁不时刻依恋那始终是喜笑颜开、心情恬静的童年?你们为什么不让天真烂漫的儿童享受那稍纵即逝的时光,为什么要剥夺他们绝不会糟蹋的极其珍贵的财富?
他们(那虚假的聪明人)轻视现在,不停地追求那愈追愈是追不到的未来,他们硬要我们离开现在的境界,走向我们永远也达不到的地方。
我们的痛苦正是产生与我们的愿望和能力的不相称。
人的聪明智慧或真正的幸福道路在哪里呢?正确说来,它不在于减少我们的欲望,因为,如果我们的欲望少于我们的能力,则我们的能力就有一部分闲着不能运用,我们就不能完全享受我们的存在;它也不存在与扩大我们的能力,因为,如果我们的欲望也同样按照更大的比例增加的话,那我们只会更加痛苦;因此,问题在于减少那些超过我们能力的欲望,在于使能力和意志两者之间得到充分的平衡。
使我们不停地做我们力不能及的事情,使我们常常向往我们永远达不到的地方,这样的远虑正是我们种种痛苦的真正根源。像人这样短暂的一生,竟时刻向往如此渺茫的未来,而轻视可靠的现在,简直是发了疯!
在人的一切官能中,理智这个官能可以说是由其他各种官能综合而成的,因此他最难于发展,而且也发展得迟;但是有些人却偏偏要用它去发展其他的官能!……人们企图用理性去教育孩子,这简直是本末倒置,把目的当作了手段。
由于他们的行为中没有任何善恶的观念,所以他们也就不可能做出道德上看来是一件很坏的,而且是值得惩罚和斥责的事情。(反对对孩子进行任何种类的口头教训和惩罚,应该使他们从经验中去取得)
当你看着一个眼睛灵活、态度沉着、面貌开朗而带着笑容的漂亮的孩子高高兴兴地做最重要的事情或者专心专意地嬉乐游戏的时候,岂不感到高兴、心里乐洋洋的吗?
一个教师考虑他自己的利益的时候比考虑他学生的利益的时候多。(如:没有浪费时间、对得起薪水、学生能够显示夸耀等)
在这个阶段中,个人的体力超过了他的欲望的需要……是他的相对的体力达到最大的时期。这是生命中最珍贵的时期,一生中这样的时期只有一次;这个时期特别短促。
在我们所能获得的知识中,有些是假的,有些是没有用的,有些则助长具有知识的人的骄傲。真正有益于我们幸福的知识,为数是很少的,但是只有这样的知识才值得一个聪明的人去寻求,从而也才值得一个孩子去寻求,因为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他培养成那样的聪明的人。
智慧的平静的年岁是那样的短促(因为欲望快要来了),它过得那样迅速,它还有许多其他的必要的用途……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毫无疑问,这是所有一切良好的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
倘使他自行向你提出一些问题,你就看怎样能引起他的好奇心就怎样回答,而不要去考虑如何满足他的好奇心……需要注意的,不是他所说的话,而是促使他说话的动机。
对整体有很好的了解的人,就能了解每一个部分应有的位置,对一个部分有彻底的研究的人,就能够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至于要成为一个有卓见的人,那就需要对整体有彻底的了解;需要记着的是,我们想取得的不是知识,而是判断的能力。
谁没有受过他自己的热情的蒙蔽,把它当做一种真正的才华呢?一个人喜欢一项工作和适合于做那项工作之间,是大有区别的。由于一个孩子所表现的是他的愿望而不是他的禀赋,所以,为了弄清他真正的才情和真正的爱好,就需要进行一些意想不到的细致的观察,以免我们没有好好地研究一下他的禀赋就单凭他的愿望进行判断。
他有一个能包罗万象的心胸,其所以这样,不是由于他有知识,而是由于他有获得知识的能力;他心思开朗,头脑聪敏,能够临机应变……他虽然不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但至少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我的目的不是教给他各种各样的知识,而是教他怎样在需要的时候取得知识,是教他准确地估计知识的价值,是教他爱真理胜于一切。
自由自在地生活和对人间的事物毫无挂虑,这就是懂得怎样死亡的最好方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