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接到省教研室韩老师的电话,请我担任评委,参加今年省教学能手的评选工作。其他几个评委大家也都相互比较熟悉,时间大约7~8天,今年的地点选在德州。
记得当初我参加省教学能手评比的情形,报名是因为在截至时间要到的时候,我打电话问数学组组长,结果整个数学组没有报的。怕浪费了这个名额。我就报上了。当时济南市初选,每学科最多一人出线到省里参加比赛。初选内容主要包含两项:一是说课;二是荣誉称号、论文获奖、优质课等。两项合起来打分,分数靠前者出线。
济南市的说课安排在暑假,提前一个小时随机抽签确定说课内容,不允许带任何资料,考场只给准备高中教材。在一个小时的时间内独自写出说案,然后直接面向评委进行说课,时间大概十五分钟左右,说课后当场回答评委的提问。整个备课过程一个人独立完成,时间紧,需要对整个高中教材和教学大纲比较熟悉和准确地把握。
由于我的荣誉称号一项也没有,幸亏其他项目分数较高,也可能照顾我年龄最大,终于在济南市出线。实际上到了省里才知道评个省教学能手真不易,不差于特级教师。四年评一次,每次一个地市每学科最多只有一个初选名额。如果这次这个地市的选手没有评上,又得等四年。因此,每个选手、每个地市都非常重视,差不多每个地市的选手身边都有一个庞大的顾问团随同。
因为省里比赛地点定在广饶一中,需要讲课,课题和讲课顺序都是临时抽签,所以我带了一位年轻教师帮助做课件。没想到报到时,才知道广饶一中学生用的教材和我们用的不一样,而且抽到第一个讲课。临时修改教案和课件,搞得有点紧张。最后讲课还算顺利,通过了评比。
讲完课后一身轻,索性留下听课。俗话说得好“旁观者清”,在这次听课过程中,受到讲课教师的启发,发现了一种不同于几十年来教材中一直沿用的“线面垂直”判定定理的证明方法。主要思路是:把原来利用空间镜面对称的证明方法,改为轴对称证明(当然,后来教材引入空间向量后另有向量证法)。这对于学生掌握空间各种对称方法、开拓思维、提高空间想象力是有帮助的。后来这篇文章发表在《中学数学杂志》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