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长春“一汽”文化展馆
标签:
回忆往事忆旧故事照片历史情感文化健康图片摄影图片旅游景观山水艺术健康军事财经理论娱乐时尚旅游图片摄影 |
分类: 旅游游记 |



参观长春“一汽”文化展馆
李晓东
若来长春,我觉得有三处景点是必看的。第一个是长春的“皇宫”,这里是为末代 溥仪在长春设置的 府。这是一处历史的遗迹,值得我们对其有所了解;第二个是长春电影制片厂,这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家电影厂制片厂,累计拍摄故事影片1000多部,还译制外国影片1000多部,为中国的文化和电影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值得我们了解它的历史发展过程;第三个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这是中新中国建立以后第一家汽车生产基地,被誉为“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1956年生产出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1958年制造出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和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到2023年累计生产汽车6,000万辆,也值得我们去了解它的历史发展过程。
“ 宫”和“长影”去年我就已经观光过了。今年来长春,我特意嘱咐儿子一定要实现观光“长春一汽”的夙愿。于是,儿子在网上给我们预定了观光票(儿子说,他在网上订票时看到仅剩有三张票,都让我们包了)。
观光“长春一汽”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观光“一汽”的厂区;第二部分是观光“一汽”的“红旗文化展馆”。



观光“一汽”的厂区
我们按照规定的观光时间,提前半小时来到了“一汽”的厂区。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必须半小时后才可以观光。耐心等待半个小时,又等来了一名游客。结果整个观光团就是我们一家三口再加上另一位游客,总共4个人,好像是为我们提供的一次专场。
我原以为来“一汽”观光的游客一定非常多,还以为会让我们亲眼目睹“一汽”厂区的宏伟规模,会让我们亲临生产现场,参观汽车制造生产线,耳闻目睹汽车是怎样从生产线上生产出来的。特别是让我们观光现代高科技电子化的生产线,完全是自动化生产出来的小轿车,一定会令我们大开眼界的!
结果事与愿违,事实却令我们大失所望。不仅没有让我们看到汽车生产线,更没有让我们走进生产车间,甚至连工厂的厂房也没让我们进去。只是由一个女孩带领我们四个游客在厂区院子里的马路上徒步行走了几十米,女孩边走边为我们讲解了“一汽”从最初的建厂,到第一辆汽车走下生产线的历史过程。直到女孩的讲解快结束时,她才引导我们来到马路边上的一处。我看到这里摆了两辆崭新的汽车,一辆是大解放牌的货车,一辆是红旗牌的小轿车,还有几个用泡沫板和摄影做的人像道具。女孩让我们停下来跟汽车和几个广告牌子合影留念,不过十几分钟,“一汽”整个厂区的观光程序就算全部结束了,简直是令人非常的遗憾。
接着,讲解女孩引领我们四个游客,登上了一辆50位客坐的红旗牌大客车。我在心里暗想,如果打的,打到这一辆崭新的豪华的大客车,恐怕还不得破费几百块钱?我们4个人坐这辆大客车实在是太浪费了吧?不过,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为我们这次观光提供的专车服务吧?

观光 “红旗文化展馆”
走进
“红旗文化展馆”,我立刻被展馆的环境整洁,布展的奢华,展出的汽车品种之多,展出的汽车型号之豪华所震撼!我就像一名小学生突然走进了大学校园,又像刘姥姥走进了大观园,看到这么多的展品,都布置得这么精致。无论看到哪一处展览,无论看到哪一个车型,都觉得是那么的精致、漂亮!我觉得自己两个眼睛根本就不够用了,着实让我大开眼界!



观光这座“展馆”,仿佛翻开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厚重史册。从1959年国庆阅兵的检阅车,到新能源时代的科技突破,每一辆红旗汽车都镌刻着民族工业的执着与荣光。
参观“展馆”后,促使我不禁浮想联翩: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工业基础几乎为零。那时候,人们连一辆属于自己国家生产的汽车都难以想象。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汽”应运而生,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汽车制造基地。
红旗品牌,则是这个工业梦中最耀眼的明珠。展馆中陈列着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老照片和老汽车到今天
前阅
式上的检阅用车。写满了工程师们夜以继日的思索与尝试,一辆辆手工打造的样车,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人们的执着与信念。



展馆中,一辆1959年的
检阅车静静地停在那里,车身线条流畅,庄重大气。它曾出现在
展馆内藏有很多珍品汽车,中国第一辆“东风金龙”轿车,历届 的
车,红旗各历史阶段的车型,特别是,还有 在建国35周年
时乘坐的那辆红旗 车。除此之外,还有CA71东风小轿车、CA72J红旗
车等车辆,也静静地陈列在这里。这里的一张张泛黄老照片,无不记录着当年艰苦创业的岁月。
这里的讲解员是一名个子不是很高的小女孩,她对 阅车、红旗经典车型、红旗发展史进行精彩讲述,全面讲解了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具体地说明了红旗标识的文化内涵和时代先锋精神。她的解说让游客们具体了解到,作为新中国汽车工业摇篮,“一汽”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第一辆汽车“解放”、第一辆小轿车“东风”、第一辆高级轿车“ ”,都先后在这里驶下生产线,新中国的汽车工业就是在这里起航。
看了如此丰富的实物展览,又有讲解员详细的讲解,使我不得不联想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那时候,我国的工业基础几乎为零。全国都渴望有自己制造的汽车,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汽应运而生,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汽车制造基地。
红旗品牌,则是这个工业梦中最耀眼的明珠。展馆中陈列着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老照片,我看到一幅老照片,数名工匠围在一起,有的趴在车顶、有的蹲在车前,手工制作红旗轿车油泥模型的场景,那些泛黄的纸张上,写满了工程师们夜以继日的思索与尝试。一辆辆手工打造的样车,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人们的执着与信念。再现了当年奋斗岁月的如火如荼。就是经过这样的艰苦奋斗,1958年8月1日,第一辆国产 轿车问世了。
我觉得,我在这里看到的不只是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更是一个民族不断前行的足迹。更是让我们明白了一个哲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前辈用汗水和智慧换来的。
走出展馆,让我感觉到这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其中的每一件展品背后,都藏着一段奋斗的岁月,这里的每一辆车、每一张照片、每一段影像,都留下了一段民族的记忆。它不仅讲述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史,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缩影。今天的我们,不仅应审视过去,思考当下,还要展望未来。不只是为了回顾,更是为了铭记与传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