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里看到的日本奈良
李晓东
2025年的4月初,我和老伴儿随着旅游团来到了日本奈良。奈良公园是一个规模硕大、甚至是整个日本都罕见的超大规模的公园。
我们是乘坐旅大巴从京都去往大阪途经奈良的。今天的天气阳光明媚,没有了昨日的阴云和小雨。车窗的外面蓝天白云、空气清澈,视野可以看到公路两侧起伏的山峦和高低不平的丘陵,当然还有那茂盛的灌木丛和满眼的绿色。
据气象台报道,近日这里的气温是4~18度左右。如果把这里的气温与沈阳或开原的气温相比较,好像并不比我们那里的气温高多少。可是,4月初我们离开沈阳的时候,树尚未放叶,满山遍野的山坡上也没有野草冒芽。而当我们下了飞机,看到日本公路的两侧的树早已枝叶满树了。放眼望去满山碧绿,植被茂盛,绿草青青,粉红色和白色的樱花正在盛开……令人陶醉不已。
隔着大巴的玻璃窗,我一路眺望公路两侧的景色。只见两边的农居屋舍看得清清楚楚,大多为一家一户独立的方形的小别墅,一幢一幢几乎连接在一起。日本人的房舍狭小而紧凑,其造型特别精致美观,有点像孩子们玩耍的积木块,突出的特点就是干净整洁。
我曾走进过这种精致的小别墅,我看到他们家户户的庭院并不是很大,不像国内农民的小院落,房前有一块几十平米的小菜园儿,屋后还有一块面积多达几分地的农田。
日本乡村的农户人家,前面也有一小块几十平米的空地,但他们并未利用这块空地种菜,而是养花种草,或者铺上水泥石板作为停放摩托车或汽车的车位。
日本民居的房顶上,多是深颜色的塑料瓦。黑色的瓦片鳞次栉比,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宛如给单薄的房舍镶嵌了一片坚实的盔甲。我猜测,这种塑料瓦片一定很厚重、很结实的,因为一旦刮起强劲的海风,岂不会把薄薄的塑料瓦片刮上天空?
位于京都南面的奈良是一座古都城,也是仅次于京都的日本第二大文化遗产之都。在历史上,奈良这里发生过许许多多多愁善感,忧伤悲戚的故事。不过,这已经很难与今日的奈良联系在一起了。
导游引导我们走进了奈良公园,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奈良公园的规模太大了,它几乎占据了奈良市的东部,这也使得奈良简直就是一个公园城市。 
奈良公园的地域面积非常宽阔,她的一边是奈良国家博物馆,另一边是东大寺。中间的地域就是春日大社和一大片天然绿色的、纯生态气息的野鹿儿的天堂。顺着这条路再往里走,就是鹿群满地的世界了。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多得数不清的小鹿与来到这里的游客互动。最有趣的是,这里的小鹿根本不怕人,反而主动地与人打招呼。不是它们通人性,也不是它们在向游客们表示欢迎,而是在向人们讨要食物吃。
日本的公园有一项规定,游客不可以将自己吃的面包或饼干等食物喂给小鹿吃,而是必须花钱购买日本当地专为小鹿定制的“鹿粮片”。
我看到公园里面的小鹿多是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或者是趴在地面上休息,或者是懒洋洋地在树荫下散步,当然更多的是追逐着游客,不断的向游客们点头致意并向游人表示感谢;甚至会追逐着游客身上的包包,向游客们讨要食物。
我看到,许多游人手中拿着刚买的“鹿仙贝”喂给它们,并借机轻轻的抚摸它们的额头、脖胫或腰身。而尝到了“甜头”的小鹿,早已不在乎人们的抚摸,还频频地向喂食者点头施礼,其目的是希望游客再多喂它一些“鹿仙贝”。
我多次看到许多年轻漂亮的老外女孩儿,时不时就会拿出一些“鹿仙贝”喂给小鹿吃。她们往往一边喂着小鹿,一边与小鹿对话,无非是想表达:“我喂你的食物好吃吗?现在我已经没有吃的了,不要再跟着我了……”
此时的小鹿,已经吃饱喝足了。于是它会寻几个伙伴儿趴在树下休憩,或者在林子里悠闲散步,享受生活的安逸。
导游向我们形象的描述了生存在日本的小鹿,它们悠哉悠哉的生存环境,有些像我们国家体制内的人员,早没了下岗失业的危机,也不必再为吃饭的问题而整天地到处奔忙。
需要游客注意的是,有的鹿会向逗弄自己的游客发动温柔的主动出击;有的鹿则眯着眼,懒洋洋地躺在草地上任人抚摸拍照。这里的小鹿是从心底里把游人视为亲密朋友的。
在日本人的眼里,鹿是神灵之物。鹿的天性就是与人亲近,而人也应当给予小鹿更多的慈爱和保护。而在这一点上,神奈这座城市做的极为突出。
非常遗憾的是,我们这次行程没有安排游览东大寺。据说这座寺庙是世界上最大的木建筑。寺庙的大门由两根极粗极壮的圆木撑起。门的两侧立着两尊凶猛的武神。寺堂里面有多尊巨大的佛像。佛寺堂门外有一个大的露天平台,把整个奈良市显得清清秀秀,令人流连忘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