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师专老同学——李晓东

标签:
回忆往事忆旧故事照片历史情感文化健康图片摄影图片旅游景观山水艺术健康军事财经理论娱乐时尚旅游图片摄影 |
分类: 散文随笔 |
他在开原市委大院总共工作了35个年头,期间先后在开原市税务局、人事局、编委办、纪检委,多个部委办局工作过。1991年,他被组织派到八棵树镇任镇党委副书记。一年后回城,先后任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市文化局局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等职务。
在市党政机关工作的35年里,他写就机关公文近千万字,还在“新浪”网上发博文百余万字。
令人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就是这样一位循规蹈矩,一老本实,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谨小慎微、不出大格的机关干部,竟然在1989年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停薪留职下海经商。他不像有些人名义上停薪留职,实际上却照开工资。停薪留职后的他,再没有领取一分钱的工资。
据他自己介绍,下海期间他创业两项:一是电视共用天线安装。也就是现在的闭路电视入户:二是建了一所家用电器维修培训学校。
先不说其经济效益如何,单说作为机关干部停薪留职下海经商办企业这份胆量,一般机关干部是没有这样气魄的。我相信通过这段儿停薪留职下海经商,不仅锻炼了他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也让他在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学会了与各各部门打交道的能力,也让他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认识了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009年,按照当时开原市委的土政策。55岁的他被一刀切提前退休,从此他开始了文学写作。他先后在《中国文化报》,《中国体育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中国审计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农民合作社》、《中国教育学刊》、《北京劳动午报》、《天津老干部》、《天津今晚报》、《天津教育报》、《承德日报》、《安徽市场星报》、《南京日报》、《黑龙江退休生活》、《山西老干部》、《江西老友》、《辽海散文》、《老同志之友》、《共产党员》、《党风月报》、《当代工人》、《辽宁工运》、《辽宁老年报》、《辽宁职工报》、《沈阳晚情报》、《沈阳铁道报》及《黄山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散文随笔300余篇。
晓东能以小学的学历考上大专,足见他的聪明才智,非常人可比。惜误入公门,冗文杂务缠身,未得在文学上一展鸿图,良可惜也!
晓东身高1.75米,乒乓球打得不错,还擅游泳、滑冰,为人谦和有礼,好友颇多,是我们中文一班公认的好小弟,小才子。
李晓东还被授予铁岭市法学会理士 开原市法学会副会长

文章的前半部分主要是介绍的李晓东同学,下半部分主要是详细介绍了他的父亲李中耀先生。李晓东其父李中耀,天津市宝坻县人,1925年7月12日(农历)出生。离休前为辽宁省电影制片厂副厂长。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电影家协会会员。
建国前,他的父亲曾读过私塾、小学,1945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吉林师大。1946年又考入东北人民大学鲁迅文艺学院。1947
1949年,李中耀曾出版(缩写本)《铜铁是怎样炼成的?》(此书全国
1961年被黑龙江省文联错定为“右派”。1978年冤假错案得到改正。改正后调入辽宁电影制片厂任副厂长(副厅级),分管剧本编审。
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电影家协会会员;湖北大学《儿童智力早期开发实验研究中心》副主任,“武汉、沈阳早期教育函授学校”校长。
下图:作者小传入选《中国艺术家作略》、《中国当代文化名人录》和《辽宁作家小传》:


作者小传入选《中国艺术家作略》、《中国当代文化名人录》和《辽宁作家小传》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父亲的右派分子帽子一风吹掉后,落实政策,回到了辽宁省作家协会工作。这张照片是父亲与辽宁省作家协会的全体同志与著名作家肖军同志合影留念。
辽宁省著名老作家马加同志曾经是李忠耀的老领导,著名作家韶华是李中耀的好朋友。
回忆当年的陈年往事,中耀老先生还如数家珍地回忆起了当年给他们代课的教师都有谁?
当然,当年他们班也有几个好同学跟他相处得非常融洽。其中有北京市作家协会主席邓友梅,辽宁日报高级记者,终身高级编辑李宏林(《报告文学二王》的作者。
上述系铁岭师专
阿 红 艾 青 卞之琳 冰 心 蔡其矫 蔡 仪 曹 禺 曹靖华
陈荒煤 陈企霞 陈学昭 陈 涌 陈占元 丁 力 丁 玲 杜秉正
方 纪 冯雪峰 冯 至 公 木 光未然 郭沫若 何其芳 胡 风
黄药眠 康 濯 柯仲平 老 舍 李广田 李何林 李霁野 李劼人
李又然 刘白羽 柳 青 庐 隐 吕叔湘 吕 莹 马 烽 玛 金
矛 盾 聂绀弩 裴文中 彭 慧 阮章竞 沙 鸥 邵荃麟 孙伏园
孙家琇 孙维世 秦兆阳 田 间 吴伯萧 吴兴华 吴组湘 夏 衍
萧 殷 肖 三 严文井 杨 晦 杨思仲 杨 朔 杨宪益 叶君健
叶圣陶 游国恩 余冠英 俞平伯 张道真
张 庚 张天翼 赵树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