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干部按照“四化”的要求,必须是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有的还是硕士、博士…..如此高的学历还用得着读书吗?回答是肯定的。
干部读不读书、不仅决定了其知识素养积累是否深厚,其素质、施政能力和水准是否称职,而且也关乎他所管辖的地区、单位和企业未来的发展前途。从某种意义上说,干部读不读书也是考核其是否讲政治、有理想、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主要内容之一。
那种爱读书并且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中挤时间多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干部,起码可以认定他对建设学型正当和学型社会有高度认识;对党的事业有高度负责的思想意识,有与时俱进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想法;有开阔的视野和一定远见卓识的自我要求;有借鉴“他山之石”的良好愿望……
早在2009年5月13日,近平总书记就曾在中扬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发表了题为《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讲话。总书记全面深刻阐述了读书对于干部的重要性,提出了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要求。我觉得这对于我们今天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总书记对干部的读书要求,其用心之深,用情之切,令人深思。
那么,干部为什么必须要读书呢?
首先,多读书能够增强干部的自身修养、提高其能力。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干部加强读书学,就是加强自身修养、增强能力的内在需要,也是与时俱进的政治要求。如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新知识、新领域层出不穷。干部如果不加强读书学,很容易讲外行话,就难以履行自己的职责。
其次,干部多读书可以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好传统。传统的读书人主张“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我以为应当换一个角度理解这句话,不是说“从事什么工作都比读书低气”,而应理解为“不读书学,什么事业都做不好,只有刻苦学掌握了真才实学,才能把事业干好!”从这个意义来说,不读书学的干部,只能是“不称职”的,最终成为干部中的“下品”。可见,传统读书人的理念,在今天的现实中仍然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第三,干部多读书可以提高其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古人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正是读书本身,能使人自我教育与自我成长,进而提高应对各种事件的能力。如果干部能通过读书自我提升,则不需要凡事都效仿他人求计问策,反而会“另辟蹊径”,“别出新意”更好的解决问题,更圆满的化解矛盾,更成功的总结经验教训……其实,所有这些都是通过读书获得的。
第四,干部的带头读书会促成全社会的读书风气。“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这是郭沫若先生对邹韬奋先生的高度评价。有了干部的带头读书,对促进全社会倡导读书有着积极的作用。如果我们整个社会都积极读书,就会通过读书的启发,进一步开启人们智慧的创意,就会彰显“知识就是力量”的寓意,进而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很难想象,不能带头读书学的干部,怎么能够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古今中外的优秀者无不强调读书的重要性:明朝的朱元璋遗憾自己幼时没上学,得天下后,他靠刻苦读书治天下,并以此教育后辈;清朝的曾国藩说:“读书可以使人脱胎换骨”,也靠的是读书学治理国家和自己的小家;
工产当人更是推崇读书:没人能统计Mzd一生读了多少书,Mzd读书内容非常广泛:政治、军事、历史、哲学、文学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他全读。他读的历史书籍更多:《二十四史》及各朝代的正史、野史、笔记、小说他都读,一部《资治通鉴》他几乎把书全看烂了;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名言,至今激励青年学子;邓小平喜欢读古典史书和跟自己军事生涯有关的书,比如前苏联的朱可夫回忆录等。他还通读了列宁全集,熟读过《资治通鉴》,通读了《二十四史》等;jzm的兴趣和爱好就是读书,他喜欢读唐诗、宋词和元曲,也读过但丁、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和马克·吐温的一些作品;hjt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他熟知普希金、托尔斯泰、高尔基;温家宝在谈到读书时说: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他号召全民读书,他希望看到地铁里人手一册书的场景……
读书还是干部的一种思想境界。就干部的个人修养而言,不读书、不看报,没有文化底蕴的,一般会“官升脾气长”,所谓“长脾气”,长得就是“庸俗之气”和“浮躁之气”。在一些地方,干部应酬多,读书少,他们总是忙于迎来送往、推杯换盏,甚至大搞权钱交易……有的干部面对群众解决棘手问题,不会体贴群众的心理,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结果不但不能化解矛盾反而激化矛盾。在一些地方,群众反映,“当官的没几个有真才实学的……不是花钱买的官,就是朝里有人当的官”。因为他们从干部身上看不到文化修养和才能,看不到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只看到武断专横的“瞎指挥”和贪腐的工作作风,以致失去了对干部的信任。
总书记指出:“干部如果不加强读书学,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愿读书学成为各级干部的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
读书不是一种达到功利性目的的手段,但这并不是说读书没有目的。读书应有目标,还要勤思考。读书学只能以“为中华崛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价值追求。斯大林说过:“为了伟大的目标,才能产生伟大的力量”。当今社会,干部身在各种矛盾漩涡的中心,要经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就应当从读书学中汲取精神食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