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努力重在持续

标签:
回忆往事忆旧故事照片历史情感文化健康图片摄影图片旅游景观山水艺术健康军事财经理论娱乐时尚旅游图片摄影 |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
李晓东
大发明家爱迪生曾说过
前些年时兴学器乐,于是,许多家长为孩子买来电子琴、小提琴、甚至钢琴,为孩子选辅导班,四处托人找名师“一对一”辅导指点,收集五花八门的教材,下决心把孩子培养成音乐神童,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孩子也三分钟热血(可谓雄心壮志)。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还蛮有兴趣,随着乐理的加深,曲目的复杂,演奏技巧的高难……孩子兴趣逐渐变冷,甚至产生厌烦情绪。于是家长只好承认孩子天生不是这块
英国一位名叫迈克·候威的学者,他曾专门研究天才与神童的成才过程,得出的结论很有说服力:“一般人以为天才是自然发生、流畅而不受阻的闪亮才华,其实,天才也必须耗费至少10年时间,来学习他们的特殊技能,绝无例外。要成为专家,需要顽强的个性和坚持的毅力……”这位学者还做过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如果想成为不错的业余钢琴手,至少要进行三千个小时的专注训练;如果想成为具有专业水准的钢琴演奏家,没有一万个小时的刻苦训练是绝不可以的。如此看来,我们的孩子所以没能成功本属正常。不是孩子没有
很多人在学习上都有过虎头蛇尾的体会,甭管学啥,一开始总是兴趣十足,稍见成绩便踌躇满志,然后是渴望成就一番事业、达到一个目标,继而更想实现“宏伟理想”……可事实是,待时间长了,随着“枯燥无味”的学习和苦练,会令你索然无味,甚至厌烦……于是,最初的“三分钟热血”这时就会会被懒惰和挫折所屈服,最终不得不给自己下结论:没那个天分!
这让我想起体育比赛中的马拉松项目,它要求运动员赛前自己预先做好跑完全程的计划,最重要的是跑完,而不是刚开跑就拿出百米冲刺的速度。还要科学地、合理地分配体力。刚开始的初速度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太快了影响后程的体力,太慢了会影响后程的加速,中间应是不紧不慢地坚持。这期间需要极大的毅力去克服身体的疲备和运动员之间的竞争,哪怕只有一点点松懈或挫折,便会被别人远远地甩下。然后,还要在持续地坚持中,鼓足底气去做最后的冲刺,这时才会获得成功的喜悦。
人生、事业、专长或兴趣不都如马拉松赛跑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