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对女孩化妆的偏见

(2024-11-08 17:29:58)
标签:

回忆往事忆旧故事照片

历史情感文化健康图片

摄影图片旅游景观山水

艺术健康军事财经理论

娱乐时尚旅游图片摄影

分类: 旅游游记
我对女孩化妆的偏见

我对女孩化妆的偏见

我对女孩化妆的偏见

 我对女孩化妆的偏见

李晓东

文革时期由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致使我的审美观也随之有了极左的偏见。这种偏见一直严重影响着我,直到今日我对那些浓妆艳抹的女孩子仍然缺乏好感。

记得,三十年前有一部《霓虹灯下的哨兵》的电影,描写的是驻军在上海南京路上的解放军战士,拒腐蚀永不沾,不被资产阶级香风毒草侵蚀的事迹。这部影片在我幼稚的心灵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从此我认为:浓妆艳抹的女人多是地主婆、旧社会的妓女、国民党的官太太或者资产阶级的阔小姐……

此后,上学路上每遇到大粪车(那时的水洗厕所很少,公共厕所粪池的粪便满池后,需要牲畜拉粪车运走),虽其臭气刺呛鼻,我却可以闻而不厌,也不躲避,甚至若无其事地与之擦肩而过。与之相反,倘若遇到浓妆艳抹、打扮入时的女人,当其香风扑面时,我会神经质地立即双眉紧锁,或倒吸一口气,或掩面捂鼻而逃……因为在我当时的思想里,前者的“粪臭”似乎能使我与劳动人民融为一体,让我在灵魂深处成为贫苦大众中的一员;而后者的胭脂香气,那可是饱含了资产阶级的毒素,甚至比今天的雾霾还要毒上许多倍,不仅会麻痹我的阶级斗争意识,还会把我整个人熏到资产阶级那一边。
   那时的我认为,粪便虽臭,却是无产阶级本色;鲜花虽香,那是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前者能鼓舞人们斗志,后者却腐蚀人们的灵魂。令我匪夷所思的是,这极左偏见的余毒直到今天仍残留在我的脑海中阴魂不散。我坦诚:每当看到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浓妆艳抹的女子,我还会自觉不自觉地认为她们有些“不正经”。

如今这社会变化得可是真快,无论看影视还是上街闲逛,“素面朝天”的女性已少见。好在,人们再也真不用担心会被资产阶级的香风“毒倒”,我也不必再憋上一口气而掩面捂鼻……

原谅不懂“美容学”的我,至今依然讨厌女人浓妆艳抹。也许我至今仍然戴着“有色眼镜”,所以总觉得那些浓妆艳抹的女人还是有些别有用心,更像什么“三陪小姐”“洗头房”“足疗屋”的角色……

我看她们之所以把脸抹得像“白脸狼”似的,不过是为了遮盖过早逝去的青春,或许是为了抹平岁月沧桑划在她脸上的沟壑。如果在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的时候冷眼看去,那冷艳中也许还有那么一点妖媚。当洗去铅华,阳光便会把她们照得“原形毕露”。在她们那没了清纯、少了善良、失去美丽的脸上,留下的多是空虚、狡黠、无奈和招摇……

也许她们的内心世界是纯洁的,但是,仅仅从涂着厚厚的胭脂那张脸的表面看,总会让人不经意间联想到《聊斋志异》中的“画皮”,甚至会让人“不寒而栗”……

我自知自己的偏见过于极左,持不同意见者一定会责问我:演员们不多是浓妆艳抹的吗?可那是演戏的需要。抛开人们的审美观点不说,单说化妆浪费时间也不上算啊。浓妆艳抹的姐妹们恐怕每天要早起来半小时梳妆打扮。本来上班族的时间就很紧张,每天还要接送孩子入托、上学,大清早忙三喋四地胡乱吃上几口或干脆不吃早点,就匆匆忙忙地赶往单位上班了......岂不给自己添了几分焦躁和烦恼?

我自知自己的偏见过于极左,持不同意见者一定会责问我:演员们不多是浓妆艳抹的吗?可那是演戏的需要。抛开人们的审美观点不说,单说化妆浪费时间也不上算啊。浓妆艳抹的姐妹们恐怕每天要早起来半小时梳妆打扮。本来上班族的时间就很紧张,还要每天接送孩子入托、上学,大清早忙三喋四地胡乱吃上几口或干脆不吃早点,就匆匆忙忙地赶往单位上班了……岂不给自己添了几分烦恼?

再看那厚厚的化妆品,整天包裹在脸上,皮肤上也够难受的啊!如果冬天还好,能起到一点防寒作用(好像风打不透)夏天可就难熬了,身体里有汗排不出去,排除汗来又毁了妆……

其实,我们每人的脸都是爹妈生来给就的,为什么总要遮遮掩掩呢?我不反对爱美的女人略施一点淡妆,如果适量地用一点化妆品将自身的缺憾掩饰起来,使自己变得更青春、更靓丽、更朝气、让自己和他人都感到精神焕发的美并得到这种淡妆美的享受,岂不更好!

从人体生理上分析,人的皮肤不仅仅是人体外在的包装物,而是有生命的肌肤。如果体外的环境有所变化,它会相应的自行调整。可是一旦厚厚的化妆品包裹了面部的皮肤后,就会造成脸上皮肤的“呼吸不畅”。如果冬天还好,能起到一点防寒作用(起码风打不透)。而夏天可就难熬了,汗液排不出来,皮肤难受,甚至引发皮肤疾病,损害面容……

再者,无论何种化妆品都不同程度地含有一定量的化学成分。特别是美白类的化妆品,更是含有一定量的铅类物质。长时间大量使用,势必对皮肤产生一定的损害,这也是值得考虑的。

另外从经济上看,现在的化妆品越来越高档化。外表看似较大的一个包装盒,里面往往是小小的一瓶,甚至小瓶也装不满。而价钱却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元......如此消费,可就苦了那些爱美的工薪阶层女性,她们不得不勒紧裤带、省吃俭用。

抛开我的上述歪理不说,我觉得女人的漂亮应当是自然的,即使是化妆也应当是淡妆轻抹,以不留痕迹为佳,即所谓的天然去雕饰。据去过日本的朋友介绍:日本女孩很少化妆,素面朝天的日本女孩真正体现了少女特有的青春靓丽,倒是人到中年或年纪更大的老太太,才大施粉黛......

最近看闲书,发现如我类似的“偏见”也不乏其人。大作家毕淑敏就曾写了一篇名为《素面朝天》的散文,她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描述了“素面朝天”的实质是保持、还原自然、纯真的自我,体现了自信和直面人生的生活态度。而认为浓妆艳抹的人,是对自我缺陷的刻意掩饰。其外表虽然有了修饰的美丽,却失去了最为宝贵的纯真。

她写道:“看着我们周围的每一棵树、每一叶草、每一朵花,都不化妆,面对骄阳、面对暴雨、面对风雪,它们都本色而自然。它们会衰老和凋零,但衰老和凋零也是一种真实。”

她责问:“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为何要将自己隐藏在脂粉和油彩的后面?”

她讥讽:“脸,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证件……连脸都不愿公开的人,便像捏着一份涂改过的证件……背着化过妆的脸走路的女人,便多了劳累,多了忧虑。”

她认为:“化了妆的女人犯了买椟还珠的错误……化妆以醒目的色彩强调以至强迫人们注意的部位,却往往是最软弱的所在。”

她相信:“不化妆的微笑更纯洁而美好,不化妆的目光更坦率而直诚,不化妆的女人更有勇气直面人生。”

她表示:“假若不是为了工作,假若不是出于礼仪,我这一生将永不化妆。”

她主张素面朝天,说:“化妆是一种徒劳的掩饰,更说明缺乏勇气,被颜色包裹的那个形象,是一个虚伪的陌生人;化妆先是为了欺人,之后就成了自欺。”

我觉得,她对浓妆艳抹的描述和批判,比起我的“偏见”来,更形象、更深刻也更入木三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瘦人的心理
后一篇:瘦人的心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