伫立在橘子洲头的伟人雕塑

标签:
回忆往事忆旧故事照片历史情感文化健康图片摄影图片旅游景观山水艺术健康军事财经理论娱乐时尚旅游图片摄影 |
分类: 旅游游记 |



伫立在橘子洲头的伟人雕塑
李晓东
“橘子洲”位于湘江流经的长沙区域,是湘江下游最大的沙洲,有着“中国第一洲”的美誉。它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其形状似一个长岛。浩浩荡荡的湘江水由此向北流去,她宛如一颗碧绿的明珠,浮于袅袅水波之上。
1925年,毛泽东在这里写下了《沁园春·长沙》,正是这首词,使这个江心的沙洲此后名扬天下。
踏上橘子洲后,我眺望北去的湘江,只见湍急的水流就在我的脚下发怒般的奔涌,而橘子洲竟然在激流中赫然屹立岿然不动。当我的视线转移至橘子洲头一座高大巍峨的毛泽东雕像时,瞬间便被其形体的巨大和伟人面部表情的豪迈气概所震撼。我仰望矗立于橘子洲头的伟人雕像,连连惊叹设计者构思的神来之笔。


据导游介绍,这座雕像采用了8000多块永定红花岗岩雕制而成,有着永定江山的寓意。这尊雕像高32米、长83米、宽41米,分别寓意伟人32岁时的风采,享年83岁,执政41年。
巨大的雕像可谓顶天立地,其中,仅伟人的肩膀就占地1000多平方米,设计者用如此巨大山体表现青年毛泽东的“胸怀大志”。其伟岸的形象与日月同辉,与风雨同舟,与山川相挽,与百姓同心。表现了青年毛泽东风华正茂的形象和意气风发的气势。
此时此刻我忽然联想到,如果从空中俯瞰,橘子洲似乎像一艘永不沉没的航母矗立于湘江中间。而这座雕像更像正襟危坐的伟人驾驶着中国革命的巨轮,稳稳地把握着舵轮,乘风破浪驶向百姓盼望的新中国!
我远远地望着伟人的雕塑,那巨大的基座就占据了橘子洲的半壁江山;塑像虽然省去了伟人伟岸的身躯,也未显现出他宽阔的臂膀,仅仅他那英姿勃发的头像就已经顶天立地!我走近雕塑仔细端详,只见伟人脸庞年轻秀俊,长发浓密飘逸。从他那轩昂的气宇中,不难看出他的雄心壮志和意气风发。
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直视前方,仿佛在瞭望,仿佛在沉思中国革命的未来;可以看的出来,他目光深邃、目不转睛地望向北去的湘江……
我猜测,此时的年轻毛泽东也许是在思考中国的未来,也许他高瞻远瞩在指点江山,也许他在思考祖国的未来,真的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4月中旬的橘子洲,绿草如茵,百花盛开。碧绿的草坪仿佛是一块巨大的绿毯平铺在雕塑的前面,显得环境特别的干净整洁。那花团锦簇的花卉在春风雨露的沐浴下,呈现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五彩斑斓,它们尽情舒展婀娜的身姿,将伟人的塑像环抱在花海中。园艺师按照灌木低矮、乔木高大的身材,巧妙地规划和精心地设计出不规则的花坛形状,使之形成错落有致上下起伏的效果,将“绿植”如众星捧月般簇拥着塑像。高大的乔木,用他们碧绿的阔叶更是给这里如画的环境涂抹了浓浓的绿色……
我身在其中左顾右看,百花争艳的氛围给了我分外愉悦的心情。而橘子洲周边的湘江水面已经平缓如镜,倒映着蔚蓝色的天空。阳光洒落在雕塑的脸上,仿佛是摄影师打开了闪光灯,霎那间将伟人的头像打扮得精神焕发、神采奕奕!

我来到湘江畔的一块褐红色的石头旁,只见很多游客把这里围的水泄不通,有人在诵读,有人在拍照,上前观看才知道,这块石头上镌刻着毛泽东那首《沁园春·长沙》,苍劲有力的红色书法如笔走龙蛇,龙飞凤舞。
我站在橘子洲头放眼远眺,看江水北去,风平浪静,一片祥和。只见江水浩淼,游船穿梭,江边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错落有致,环顾身边游人摩肩接踵,顿觉心胸开阔好不惬意。
任春风佛面,我沉醉在这如梦的幻境之中,感受着祖国今日的辉煌和人民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