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军博”留给我的印象

标签:
回忆往事忆旧故事照片历史情感文化健康图片摄影图片旅游景观山水艺术健康军事财经理论娱乐时尚旅游图片摄影 |
分类: 旅游图片 |
莫斯科“军博”留给我的印象
李晓东
2024年初春的3月中旬,我随旅游团来到了莫斯科。在我儿时的记忆里,莫斯科是当年苏联的首都,也是当年
没成想,在我的有生之年竟然能来到当年送马
作为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几十个国家的全面封锁,敢于向美国说“不”,甚至能以一国之力敢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几十个国家对垒。单从这一点来说,俄罗斯无疑是当今世界名副其实的军事强国。正因为上述的原因,让我想实地了解一下俄罗斯的武装力量到底会强大到怎样一种分量?
莫斯科“军博”原名“俄罗斯中央历史博物馆”现在叫“俄罗斯武装力量博物馆”,它始建于1919年。

2017年,在庆祝“十月
“中
我们是从户外展区走进博物馆的,宽大的展区按照武器的分类,排列有序地摆放着大炮、坦克、飞机、火箭和导弹等各种先进武器装备。尤其是博物馆入口处摆放的功勋T34坦克、喀秋莎火箭炮,相信很多“军迷爱好者”都非常熟悉和喜欢。
我最感兴趣的是那些超大型的洲际弹道导弹,直径接近2米,体长超过20米的巨型的洲际弹道导弹,太令人震撼了!还有那些机头像火箭一般尖的超音速飞机,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在想,这些武器可都是50年前的装备,即使到今天,仍然能让我想象出当年它们的威力!这又让我联想到,怪不得普 今天仍然敢与美国叫板并放出狠话:“谁让我难受,我就让他死亡”“如果俄罗斯没有了,还要这个世界干嘛?”“没有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就不会有现代的世界格局”。
还有令我惊讶的是,这里展出的武器装备都是实物而不是仿制的模型。给我们解说的导游是一位莫斯科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他带着我们走近各种不同的武器装备,并如数家珍地向我们详细地介绍每一种武器的特点和性能,以及它们的二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最有趣的是,他指着一门超长炮筒子的大炮,风趣地介绍道:这门大炮是在二战中发明制造的,但直到二战结束也没有上过战场。原因是经过实战演习,发现它的射程还没有达到使自己的炮身安全的部位。也就是说,它的炮弹射程太近了,如果用它参战的话会先把自己的炮身炸掉。
博物馆室内有24间展厅,收藏了从1917年以来,苏联和俄罗斯军队不同时期的各种军事陈列物品共80多万件。其中,包括苏联各个时期的军旗、奖牌和勋章、武器和部队交通运输工具、军服及军用设备等,这些珍贵的藏品向人们讲述了这段辉煌的历史。
其中,有一枚闪着珠光宝气的“胜利勋章”。原来这枚勋章是朱可夫元帅献出的,该勋章由黄金、白银、钻石和红玛瑙制作。一共仅制作了20枚,其中17枚颁发给了艾森
在展馆内,我还看到有一处展柜展示了六万枚德军的铁十字勋章。展柜的说明签上写着,这些勋章是希
参观完博物馆,似乎让我看了一部俄罗斯从沙皇时期到近现代的军事史诗。里面收藏了那么多十月革命和一战二战时期的历史文物。让我感觉到俄罗斯的国防教育以爱 教育、军史教育为重要内容,既真实可信,又具体翔实;既形象直观,又让参观者看得见摸得着;既仰慕英雄烈士,又学有榜样……
我们应该认识到,国防教育是巩固国防的基础教育,具有提高全民国防素质的重要作用。是一项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社会工程,不可忽略。俄罗斯的做法,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