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索菲亚叫堂”接受音乐的“洗”

标签:
回忆往事忆旧故事照片历史情感文化健康图片摄影图片旅游景观山水艺术健康军事财经理论娱乐时尚旅游图片摄影 |
分类: 旅游游记 |

在“圣索菲亚叫堂”接受音乐的“洗 ”
李晓东
圣索菲亚叫堂位于哈尔滨中央大街附近,步行也就十来分钟。作为哈尔滨最漂亮的异国风格建筑,又因其绿色的洋葱头式大穹顶,吸引外地游客好奇地来此一睹为快。
圣索菲亚叫堂外观宏伟壮美,气势恢弘;室内富丽堂皇,精美绝伦。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异国情调,是哈尔滨屈指可数的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


从她那斑驳的建筑外表,可以想象得出,百余年的沧桑岁月使其历尽风雨,饱经风霜,从其外表的一砖一瓦,到内里的一灯一画,无不记满了当年的故事。可以说这是一部依然活着的历史档案,也是当年沙俄入侵东北的历史见证和重要遗迹。
叫堂的外观设计为东西向拉丁十字,墙体采用清水红砖,建筑物的穹顶似一颗巨大饱满的绿色洋葱头,其下面错落有四个大小不同的“帐篷状”穹顶。给人宗叫至高、叫堂神圣、主不可亵渎的神秘感。
据说,它的建造风格在世界范围内仅仅有两处。一处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另一处就在中国的哈尔滨。不仅是唯一的,而且是独一无二的。
圣索菲亚叫堂,位于哈尔滨道里区的中心最为繁华的地带,其周围有中央大街、防洪纪念塔、秋林里道斯、商贸城、百货大楼和无数的商家店铺。而将所有商铺放在一起,也比不过“叫堂”在哈尔滨人心中的地位,它早已成为哈尔滨的地标建筑,就像故宫在北京人心目中的位置一样重要。


走进叫堂,迎面看到的是一个空旷的舞台,在舞台上面摆放着一架钢琴,一位身着白色连衣裙的女士在表演吹笛子独奏。不知她吹的是什么曲子?只觉得其音乐旋律委婉而明亮,隐隐中还含有一丝中教的味道?
我环顾四周,十几米高的四壁和更高的穹顶处分为三层,画满了壁画,壁画的内容好像多与宗叫有关。在正面的二层悬挂着一幅横幅的油画,好像是《最后的晚餐》。我顾不得认真聆听演奏者的笛子独奏,只顾手脚忙乱不停地拍照,争取留下宝贵瞬间。
引我注目的还有叫堂内的九个吊饰的水晶灯,窗外的阳光和叫堂内水晶灯,把叫堂的里里外外打扮得高贵与典雅。这时,演奏者的笛子独奏忽然戛然而止。接下来,另一外身着蓝色裙子的女孩登台演奏钢琴。很快的,一组轻松的旋律从她的手指尖欢快的流淌了出来,我不知其弹的是什么曲目?只觉的那音乐旋律似一股欢快跳跃的山泉,又像一位布道的牧师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结果呢?在这样的环境享受醉人的旋律,享受宗叫信仰的虔诚,自然是瞬间净化了我的心灵……
忽然一阵稀稀拉拉的掌声,把我从钢琴音乐的陶醉中惊醒。站在叫堂中间,我抬头仰望叫堂顶部,环绕四周,仿佛那钢琴的音乐旋律停下来的同时,时间也静止了。仿佛我一个人在神圣的叫堂里,从旁观者的角度感受宗叫的神秘。
走出叫堂,我看到门口聚拢了许多的和平鸽,它们温和、善意地与人亲近,为地是向游人讨要一些食物。看它们围绕着游客们忽上忽下地翻飞,仿佛把游客当作它的主人一般,人与鸟和谐相处的祥和气氛,让游人与小鸟们恋恋不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