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酒文化

分类: 父亲的随笔 |
中耀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很多方面都有不同与他国的独创。除了“四大发明”之外,造酒也是中国的一个了不起的发明。古人都说酒的发明者是杜康,曹操就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之句。其实,早在甲骨文中就有了“酒”字,而且,在《尚书·微子篇》中记有“沉酗于酒”的字句,证明了公元一千五百年前的商代,我国的先民就已经会酿造酒了,这比外国早了很多年。
酒,确实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丰收后,家家酿酒、举杯共饮,实在是百姓的一件幸事……
在酒的兴奋中下,人们可以做出很多不平凡的事情来,比如:好称“酒仙”的李白,他可以“斗酒诗百篇”还能“酔草吓蛮书”出尽了风头;武将的关云长能“温酒斩华雄”武松景阳冈酒醉打猛虎……也是流传千古的佳话。
到现在,我国酒的品种已经不可胜数,八大名酒,享誉全球,此外,各地还有各地的名酒,以及品种繁多的水果酒、药酒……
酒,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有能为国家创汇增加税收,其功劳实不可没。
但是,事情一旦过了头就会产生负效应。现在吃喝风中的每餐必饮酒,而且往往要一醉方休。这样不仅会因酒伤身,还会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
曾有一“小品”,表现的是一位领导,每天醉醺醺地回家,弄得家里也不安生。他已经害怕喝酒了,但是摆脱不了,正说着又有人来请他,而且不去不行……看似夸张,其实生活中这种事情真的不少。
外国人对中国的酒文化一方面赞叹,另一方面又十分的不理解。他们问中国人:为什么只有让对方喝的酩酊大醉才算友好?
据报载,希腊一家化妆品公司业务经理来华,因为主人频频劝酒,结果客人大醉无法谈判。回国后,老板骂这位业务经理:“见酒没命……”他只好委屈地说:“不是我见酒没命,实在是中国朋友不饶命啊……”结果,他喝坏了胃,因此休息了一周,还被罚了款。不知道那位热情的劝酒人作何感想?
还有一位教授来中国访问,他感到中国处处都好。但是他有一怕,就是宴会上的劝酒。他幽默的说:“中国人的劝酒特别有学问,一会儿为了你的健康,一会儿为了两国的友好合作,一会儿又为了两国人民的友谊……干了一杯又一杯,没完了没了……看了这些报道,真的叫人哭笑不得。
历史和现实中,因酒误事乃至伤身、杀身的人也大有人在。殷纣王大搞“酒池肉林”,隋炀帝沉湎于酒色……结果,都葬送了大好江山。
奉劝朋友们,喝酒还是适可而止的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