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退休教师写给家长的建议

(2023-01-22 14:51:16)
标签:

回忆往事忆旧故事照片

历史情感文化健康图片

摄影图片旅游景观山水

艺术健康军事财经理论

娱乐时尚旅游图片摄影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退休教师写给家长的建议

齐平

作为一个从教二十多年的老教师,退休之后的我又从事家教十多年。期间,我接触过文化素质及脾气秉性各不相同的家长,也教过品学兼优或调皮捣蛋的孩子,因此比较熟悉和了解家长和孩子们的心理。为了帮助家长教育好孩子,我愿意把自己在三十余年的教育实践中的体会,提供给各位家长,供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参考:

一是坚信孩子一定能成为人才。

首先,我建议每个家长都要坚定一种信念,那就是坚信每个孩子都能成才。生活中,许多家长会自卑地认为,自己家族从祖辈开数就没有出过优秀的人才,说明没有良好的遗传基因,所以自家的孩子天生就不聪明,也不是学习的料,根本不可能成为优秀的人才。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自卑思想,禁锢了家长培养孩子成才的信心,进而放弃了对孩子的早期良好教育,导致孩子随波逐流,最终江郎才尽一生泯然。

如果你与这样的家长聊天,谈起xx孩子高考成绩优异考上重点大学,xx孩子考上硕士、博士,或者在工作上取得优异成绩......他会不屑地表示:人家是啥家庭?咱和人家根本就没法比。言外之意,自家人从来没有过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自己本人又没有文化,平时既不读书也不看报,哪里有能力和水平教育好孩子呢?再者说,自己不是当官的有权,也不是做买卖的有钱。根本没有能力找接洽人送孩子上重点学校读书,或者给孩子找个好老师。最终只能让孩子随大流读个普通学校,混几年毕业找个打工的地方混口饭吃,就是孩子一辈子的前途了。

我的切身体会是,天生聪明的神童几乎是没有的。家庭遗传基因也不像有些人想象那么灵光。有些颇有建树的家长,其子女也不见得个个是学霸;工人农民的孩子,能考上清华北大的也并不少见。应该说,绝大多数孩子的大脑智商相差并不多,我观察到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不是靠脑瓜先天聪明就能获得优异成绩,而是通过后天的勤奋刻苦学习,才取得的优异成绩。

二是坚信兴趣能够影响孩子进步。

要想孩子学习好,先要培养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只有兴趣才能吸引孩子专心致志,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建议每个家长都要尽最大的努力从小就培养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这种兴趣是从培养孩子喜欢读书开始的。

教育专家总结出一条人才成长的自然规律,那就是“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人们从那些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多是在科研的过程中,对某些现象感觉好奇以至于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进而不断地去探索。最终,以超人的毅力和勤奋刻苦的专研,最终取得了巨大的科研成果。

如果孩子本身对学习有兴趣,学习目的明确,他就会逐渐树立自己人生的理想,就会有自己的追求。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他会把更多的精力都用到学习上。他还会为自己制定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并且勤奋刻苦地去追求。

小时候的大发明家爱迪生曾经对母鸡孵蛋很是好奇,他也学母鸡的样子找来一堆鸡蛋,然后自己坐到窝里孵蛋。正是这种好奇心,使得爱迪生对各项发明创造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又是强烈的兴趣,促使他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发明创造的研究中。据统计,他一生发明了电灯、电车、电影、发电机、电动机、电话机、留声机等2000多项。由此可见,兴趣对一个人的影响力是多么的大!

孩子若从小对学习就没有兴趣,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甚至把写作业当作不得不应付老师检查的差事,那么,如此厌烦学习的孩子无论如何是无法取得优异成绩的。

三是坚信非智力因素能促进孩子学习成绩提高

一般来说,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坏与孩子的思想品德和学习态度密切相关。因此,我建议每个家长都要高度重视对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兴趣、情绪、意志和性格……等心理方面的因素。

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应从小抓起,家长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培养孩子、乐观、稳定的情绪,使孩子具有自信心、独立性,能忍受挫折和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这都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

家长还应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树立集体主义思想。培养孩子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逐步帮助孩子形成自信、坚毅、勤奋、谦逊、富有正义感、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优良性格。

杨振宁曾给大学生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父亲发现刚念初中的他很有些数学天才,于是请来一位老师给他补习,但不是补数学而是讲《孟子》。杨父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没有急功近利地开发儿子在数学方面的智力,而是更注重了对儿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天才是百分之二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八的血汗!”据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能否成功,智力因素仅占30%,而非智力因则占70%。在杰出人才与平庸者之间最显著的差异不是智商高低,而是兴趣、情绪、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优劣。

如果孩子不具备良好的非智力因素,那么在学习过程中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他便会见硬就回、知难而退。如此这样的心理,怎么能指望孩子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呢?正因为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所以,各位家长千万不要忽视这一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