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标签:
回忆往事忆旧故事照片历史情感文化健康图片摄影图片旅游景观山水娱乐时尚旅游图片摄影时评理论杂谈健康军事 |
分类: 散文随笔 |
我的母亲
李晓东
我的母亲名齐平,1930年12月她生于黑龙江省松花江畔的一个美丽小城富锦,从小学读到国高,虽然如一般女孩子一样愿意看电影,但母亲从没想到自己在中年之后能进入影视界。
1945年,东北解放后,她入东北大学(学校在佳木斯)学习,因为母亲喜欢音乐,后转入东北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继而在“鲁艺文工团”任演员,母亲曾随“鲁艺文工团”在东北解放区各地演出。
1950年,因工作需要母亲转调到东北文联工作。她先后在《群众文艺》、《东北文艺》和“东北文艺出版社”任文字编辑。母亲不仅要为杂志编辑文稿,还要自己写稿。这期间,母亲创作的小歌剧《姑嫂逛花灯》在东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54年,经过国家统考,母亲考入哈尔滨外国语学院俄语系。四年后,恰逢中苏关系转入低潮,大学本科毕业的母亲失去了原本为苏联专家担任翻译的契机,又放弃了到国家水利电力部国家机关和北京高校任教的机会转而投奔父亲所在的城市,因而被分配到辽宁开原高中任教。
1979年,全国各地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父亲的右派“帽子”被彻底改正。母亲随父亲一起调到辽宁电影制片厂(父亲任辽宁电影制片厂副厂长,母亲任电影编导)。
母亲先后去了北京电影制片厂和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见习,她先后参加了电影《伤逝》、《孔雀公主》、《苗苗》、《纸在哪里》、《绵羊冷冻胚胎移植》等影片的摄制工作。
回到辽宁电影制片厂后,母亲先执导拍摄了科教片《家庭养鸡》,不久,又参加了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奇异的婚配》摄制组并任该影片的副导演、演员。紧接着又参加辽宁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天骄》摄制组,任副导演。
母亲担任导演、副导演的电视剧《意愿》、《深深的一躬》均在中央、辽宁、沈阳各电视台播放。
可惜,当她刚刚进入影视圈子正欲较有所作为之际,由于年龄已近花甲,按照有关规定离休了。


《奇异的婚配》 - 制作团队
林农 .... 导演
徐光东 .... 编剧李月斌 .... 摄影
黄准 .... 作曲
吕其明 .... 作曲
任善甫 .... 录音师(收音)
王诚 .... 剪辑
马志珍 .... 剪辑
刘惠明 .... 副导演
齐平 .... 副导演
张万象 .... 化妆
王建勤 .... 服装指导
刘长安 .... 道具
王国文 .... 置景
刘春福 .... 灯光(照明)
刘万富 .... 音响
李百万 .... 制片人
刘世亮 .... 制片人
中央民族歌舞团合唱队 .... 伴奏
北京电影乐团 .... 伴奏
宋宝才 .... 伴奏
颜世魁 .... 铁博
高丽娟 .... 雪莲
方辉 .... 管家
陈浥 .... 青林
李惠芹 .... 吉洛
齐平 .... 老阿妈
李壬林 .... 恩扎古哈
白铭 .... 恩扎妻
颜彼得 .... 苏嘎头人
美术
叶际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