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读书历程

(2022-05-17 16:17:00)
标签:

回忆往事忆旧故事照片

历史情感文化健康图片

摄影图片旅游景观山水

艺术健康军事财经理论

娱乐时尚旅游图片摄影

分类: 散文随笔

我的读书历程

我的读书历程

我的读书历程

李晓东

我与书的缘分,最早始于学龄前。那时的我还不识字,也不会看书,但是父母给我订阅了《小朋友》《儿童画报》等幼儿读物,我被小刊物上的那些彩色画面吸引的入迷,我的幼儿时期就在这些色彩艳丽的画报中度过。

上学之后,父母又给我订阅了《少年报》《少年文艺》和一些少儿文学读物。正是这些有插图、有故事的少儿读物,使我对读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1957年fy斗争之前,父亲是黑龙江省文联和辽宁省作家协会的专业作家。因为写作需要,父亲自费购买了大量古今中外的名著。父亲被定为youpai之后,受形势所迫,不得不违心地将自己特别喜欢的大量藏书送到废品收购站当作废纸卖掉。但仍然留存了一些他特别喜欢的名著。因此,我得以在父亲偷偷留下来的藏书中,囫囵吞枣地博览了许多的名著。

我的读书历程,是从我读小学三年级开始的。当时的小学生课外作业很少,放学之后的我,常常把自己宅在家里看书。从1963年到1966年文革开始,在这三年里我通读了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聊斋志异》;此外,我还读了《封神演义》、《东周列国志》、《镜花缘》、《儒林外史》、《聊斋志异》、《封神演义》和《官场现形记》;当代的文学作品我阅读了《红旗谱》、《野火春风斗古城》、《平原枪声》、《战斗的青春》、《敌后武工队》、《烈火金钢》、《小英雄雨来》、《创业史》、《红旗谱》、《青春之歌》、《李双双小传》、《百合花》、《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李有才板话》、《暴风骤雨》、《三千里江山》、《东方》;我还欣赏了当代著名散文家杨朔、秦牧、魏巍和刘白羽等人的许多优秀散文。

除了上述中国的文学作品之外,我还阅读了一些世界名著:比如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高尔基的《童年》,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斯汤达的《红与黑》,雨果的《悲惨世界》,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斯托夫人的《汤姆大伯的小屋》,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除了上面的专著之外,我还浏览了许多综合性的文集。比如《中国古代小说选》《外国文学作品选》《世界名著文库》……从这些书籍中,我结识了世界各国的著名文学家,阅读了一大批古今中外的名著。我的读书历程


我的读书历程

我的读书历程

我阅读的书籍来源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那些世界名著,多数是来源于父亲的藏书;二是中国古代的名著,是来源于我的一位中学语文老师,他把自己的藏书借给了我;三是来源于图书馆,由于母亲在中学当老师,近水楼台的母亲经常替我借来好多的书。记得,在这三年里,母亲不断的借书给我,使我的阅读量远远的超过了其他的同学。由于大量的阅读课外书籍,使我博览群书,了解了很多的文化知识。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也潜移默化的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我之所以敢以小学的文化参加全国高考,正是靠这些广泛的知识面,才奠定了我金榜题名的基础。

回想起这些往事,我不得不为自己庆幸。如果我不是从小学三年级起就开始了读书的历程,那么到了1966年,由于文革开始后,学校都要停课闹革命,学生们再也没有了读书的环境。文革期间,人们再也没有地方找到书可看(几乎所有的书籍都被定性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那时,所有国人的学习都已经戛然而止了。像我这样的下乡知青,插队干上几年农活后,小学期间学的那点文化知识基本上“就饭吃”了。待到1977年恢复高考时,眼看着那些老三届的师兄师姐们,个个有深厚的文化功底,而我只能仰望兴叹。自卑的是,自己仅仅是小学6年的文化程度,甚至连《高考复习大纲》都看不太懂,如此可怜的文化,怎么会考得上大学呢?

如今已经古稀之年的我,反思人生跌宕起伏的往事,最慨叹的还是我小学36年级那一段日子里的读书学习生活。如果没有那一段日子里的勤奋读书,我凭什么敢与老三届那些高材生们去竞争呢?即使竞争了,我又怎么能实现金榜题名呢?所以,我非常感谢当年父母对我有意识的培养,给我订阅书刊杂志,从小培养我爱读书的好习惯,并为我到图书馆借阅大量图书……

我希望今天的家长们,能够从我的读书历程中有所借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